11月份出口降幅缩窄 全年外贸双降几成定局
发表时间:2015-12-09    作者:刘东/储靖纶 发表评论

  12月8日,在海关总署发布最新的进出口数据,今年前11个月,中国进出口总值22.08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降7.8%。其中,出口下降2.2%;进口下降14.4%;贸易顺差扩大63%。

  不过,单就11月的数据来看,进口降幅为5.6%,较之10月的-16%的增速好转不少,受此影响,贸易顺差扩大了2%。

  在多位分析人士看来,进口降幅缩窄,主要受到价格因素影响,并非回暖迹象,外贸形势依然严峻。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张永军分析称,进口增速的回升价格因素,主要是受到价格因素的影响。去年同期大宗商品价格已经跌到较低位置,因此今年11月的大宗商品价格同比降幅数字很低,即价格效应对于进口增速的影响变得很小,所以显得进口降幅回升了很多。

  “因此,数据现在还不能说明国内需求有所回暖。”张永军说。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铁矿砂、原油、粮食、成品油等主要大宗商品进口量增加,主要进口商品价格普遍下跌。

  例如,前11个月,进口铁矿砂8.57亿吨,增加1.3%,进口均价下跌39.7%。原油进口均价下跌45.6%,煤进口均价下跌21.5%,成品油进口均价下跌39.1%。

  一家宁波外贸企业负责人则介绍,从公司的出口情况来看,一般贸易的增幅依然有限。另外,外贸企业还受到一些新兴国家和市场汇率持续贬值,劳动密集型产品向周边国家转移的影响。

  从主要的贸易伙伴来看,中国对美国贸易总值维持了1.9%的增速,对日本、欧洲、东盟均出现下降趋势,依然受到全球经济形势和汇率因素的影响。公开报道显示,日本前三季度GDP虽略见起色,但仍未有全面复苏的迹象。

  对于全年的外贸形势,张永军的判断是,年内进出口“双降”的局面几成定局。商务部此前表态希望年内出口增速能够实现转正,目前看来已经较难实现。

  自今年7月以来,中国出口增速已经连续五个月为负增长。

  “中国今年前10个月进出口贸易的全球市场份额是13%,去年年底是12.4%,可以看出,我国进出口贸易额在全球的市场份额是上升的。”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说。

  而海关总署所发布的中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环比依然下滑,显示明年年初中国出口压力仍然较大。

  张永军则认为,在外贸稳增长政策方面,中国可以在提升外贸企业的贸易信贷、加快出口退税进度、出口信用保险等方面入手,但总体还是取决于国内外经济形势和汇率因素。

稿件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