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产业用纺织品分会年会暨标准审定会在京召开
发表时间:2015-03-27    作者:潘峰 发表评论

  “现在中国的产品已经走出去了,但是总是感觉缺少一种后劲。这个后劲对于纺织行业来说就是标准话语权和时尚话语权。这两项是中国纺织工业要在世界上拥有真正话语权的关键。”3月25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瑞哲,在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产业用纺织品分会年会暨标准审定会上,如此强调标准对于行业的重要性。

  目前,国内纺织行业标准已经达到1980项,比2000年(1303项)增加52%;标准化机构28个,标委会之间也建立了联络员的工作联络制度。国际标准中,中国主导提出的提案有17项,去年有4项由国际标准化组织(简称ISO)发布实施;承担ISO的5个技术机构的秘书处,2位专家担任ISO技术机构主席,3位专家担任ISO工作组召集人。中国在标准的国际话语权方面正逐步提升。

  但这还远远不够。标准与产业发展的不匹配依旧明显。

  以近十年里才形成力量、覆盖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产业用纺织品行业为例,“十二五”以来,产业用纺织品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2%,是纺织行业各领域中增长最高的。但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的标准状况与其地位显得不匹配。根据测算,2014年产业用纺织品纤维加工总量占全国纺织纤维加工总量的1/4,但产业用纺织品标准(100多项)仅占全行业标准(1980项)的7%。

  今年2月1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推动中国经济迈向中高端水平,提高产品和服务标准是关键。必须深化改革,优化标准体系,完善标准管理,着力改变目前一些方面存在的标准管理“软”、标准体系“乱”和标准水平“低”的状况,促进提升产品和服务竞争力,激发市场活力,推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如何促进标准与产业的同步发展?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李陵申建议从五个方面着手:

  一,依托大标委会筹建和推动的契机,尝试在重点领域、重点产品,如医疗卫生、土工材料、汽车等子领域中,推动综合标准化的试点工作,由上下游共同确定标准。

  二,利用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契机,制定产业用纺织品标准“十三五”规划。

  三,进一步加强标准的制修订工作,解决好部分标准的交叉问题和超标龄问题。

  四,加强标准化队伍建设,提高标准制修订效率。

  五,积极参与标准化范围内的国际活动,与国外的行业协会和专业组织同行进行技术交流,推动产品标准的通用性及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

稿件来源:CTEI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