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届华交会]华交会开幕看外贸企业如何“逆袭寒冬”
发表时间:2015-03-03    作者:张衡年 发表评论

  记者走访的多家外贸商都对出口形势不甚乐观。

  3月1日正月十一,在传统意义上,这个“年”还没有过完。而此时,来自宁波的“老外贸”王喜燕已经坐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的展位前,等待着新春第一批意向客户。这是第二十五届中国华东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以下简称华交会)开幕的首日。尽管有人民币贬值的预期、纺织服装出口退税率的提高,但在出口企业看来,诸如此类的利好都不及早早拿到订单来得踏实。

  行业现状

  出口商总体不乐观

  今年1月份,全国进出口2.0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同)下降10.8%。出口1.23万亿元,下降3.2%,经季节调整后收窄为1.3%。在主要出口市场上,除对美国有4.9%的增长,对日本、中国香港地区和欧盟出口分别下降20.4%、10.9%和4.4%。而服装及衣着附件、纺织品、家具、塑料制品、箱包等七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为2701亿元,下降幅度更有8.5%之多。如此不利的开局,令每年3月1日-5日举行的华交会受到了更多关注。作为外贸“新春第一展”,华交会这张“晴雨表”能交出怎样的成绩单?显然,想知道的,已不仅仅是3378家参展企业。

  在宁波狮丹努集团有限公司展位,陈列着各式针梭织服装,商报记者在一群年轻女业务员中找到了七部副经理王喜燕。同样有着一张年轻面孔的她,却已有着十年进出口经验。而她服务的狮丹努,是一家成立于1994年的服装出口企业,从H&M、MANGO、OVS、C&A到ROXY、ADIDAS、GUESS、GAP,直接或间接地为一大批中低端欧美品牌供货。

  “厂里初十二才上班,不过我们做外贸的,肯定要早点来参展。”积极参展的态度表现出狮丹努对于争取订单的强烈意愿。王喜燕告诉记者,狮丹努过去主要面向欧洲市场,现在开始多元化发展,目前欧洲市场占比约55%,美国和加拿大占25%,其余则分散在亚洲等地。尽管公司去年销售额达到4.55亿美元,较2013年的3.8亿美元增势明显,但对整个行业的出口前景,这名“老外贸”并不看好。“美国确实有复苏的势头,不过也就是这两年刚起来,欧洲还是不行。”王喜燕还提到了原本是新兴市场代表的俄罗斯,“卢布大跌对行业影响很大。”王喜燕说,一部分俄罗斯客商减少了采购量,一部分就开始压价,“俄罗斯缓过来至少要一两年”。

  同样,记者走访的多家外贸商都对出口形势不甚乐观。“全球消费力还是存在问题。”上海协大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研发总监孙倩表示,公司2014年的贸易额和2013年基本持平。据悉,在协大的客户结构中,欧洲市场占据50%份额,美国约40%,其他新兴市场如俄罗斯,占比很小。即便如此,去年的卢布大跌也让这家公司感受到了市场风险。“刚开始和俄罗斯做业务时,发展势头很好,但价格一下子就下去了。一些企业的付款方式也变了,延期的、拖欠的都出现了。”而一家浙江日用品出口企业的工作人员则用直观的洽谈场景来描述他眼中的不景气:“以前欧美客商多有钱,现在不行了,讨价还价的,也都挑一些便宜的买。”

  政策利好但不明显

  即使是人民币贬值预期和纺织服装退税率提高这样的“利好”,在出口商们的眼中却并不是那么“靠谱”。据公开资料显示,2014年全年人民币对美元的贬值幅度为2.5%,而2015年开年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人民币对美元的贬值幅度已近1%。截至2月27日收盘,人民币对美元较前一日收盘价大跌107基点,报6.2696元。人民币即期汇率已连续三日逼近2%跌停线,并刷新近28个月的收盘新低。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外贸发展处副处长尤永生表示,人民币的相对贬值,对出口企业就意味着纯利润的增加。以纺织业为例,根据调研,纺织业的平均利润也就在2%-5%间,人民币贬值对纺织业肯定是利好的。

  此外,从今年1月1日起,中国还提高了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率。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信息,部分纺织品服装(主要是纱线品类,包括部分高档纱线、羊毛纱线等)的出口退税率由原来的16%提升到17%。据悉,此次调整主要是针对过去3年纺织品服装出口持续低迷、中低端订单加速流向东南亚国家等不利环境,意在提升出口厂商的积极性。

  “人民币贬值了一点,客商(汇率)都降了20%-30%。”王喜燕说,近期人民币对美元相对贬值,但对其他货币比如欧元还是升值的。协大的孙倩也表示,今年1月欧元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一度还跌破“7”整数关口,“说不定要跌到1欧元兑1美元”,对欧元贬值的担心,远远超出了出口商们对人民币贬值的预期。

  至于退税率增加了一个点,“利好是有一些的。”外贸企业表示,退税率提高,给客商的报价就可以低一点,通过让利,为企业在争取海外订单时增加出口竞争力,但并不反映为企业利润的直接上升。孙倩告诉记者,现在各方面信息都是公开透明的,退税率一提高,“客户肯定会让你把这部分让出来”。

  应对措施

  服装业:生产加快向海外转移

  相比依托政策的扶持,务实的出口商们更愿意自身做出尝试。据行业数据显示,2008年-2014年前11个月,我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额同比增速分别为8%、-10%、24%、21%、2%、11%、5.6%,而同期越南的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同比增速2009年以来的均值均在40%以上,原材料、劳动力等成本的持续攀升被视为我国纺织业国际竞争力被削弱的症结之一。既然国内成本居高不下,那为什么不把产能移到越南这样的低成本生产地呢?狮丹努就这么干了。

  王喜燕告诉记者,公司总部设在宁波的狮丹努,前些年起就将部分工厂转向了安徽等内陆地区。2012年开始进驻柬埔寨,如今开设了两家分厂,产量占到了公司总产量的10%。转移降低的成本中,人工费用是比重相当大的一块。“国内一个车间工人基本工资就要1500元,加上其他奖金等收入,一个月一般都要3000元。”而柬埔寨,同样的工种一个月也就是150美元(约合人民币938元)。而除了人工成本,柬埔寨的企业营业税也低,甚至从柬埔寨出口到欧洲、加拿大都不用缴纳关税。“其实给客户的出货价格,从柬埔寨或从中国出到欧美,都是差不多的”,价格相同,成本降低,企业的利润空间自然就丰厚了。

  “今后的生产还要加快向海外转移。”王喜燕表示,狮丹努今年将在缅甸开设工厂,主要从事面料织造;2016年还将在越南开设成衣厂。

  不同于“走出去”的狮丹努,协大则把2015年的主要精力落在加强产品开发,提高附加值上。这一点,从展位布置上就可见一斑。华交会上的纺织服装出口企业,大部分只是简单地陈列样衣,并且尽可能在有限空间里出更多的样。而协大的展位,更像是一间品牌服饰专卖店,中间位置的几套主打服装,还呈现着同样的蓝色基调。“我们每年都会发布毛针织面料流行趋势,这是2015年针对欧美市场开发的海洋主题。”此外,协大从2014年开始和知名品牌施华洛世奇合作,将后者的工业水晶图饰运用于成衣。尽管没有透露加上施华洛世奇标签后,服装的“身价”可以高几许,但现场工作人员表示,“一些高端品牌,包括国内的羊绒服装品牌会采用这类设计。” 至于打印速度快、个性化订制、色彩更精准的数码印花技术,也被协大大量采用。“数码印花虽然成本高一点,但是能适应小批量订单越来越多的趋势。”

  而在设计生产环节,协大则在科技化方面投入颇多。例如采用数字ODM(委托设计与制造)模拟系统后,设计师可以直接在电脑中提出修改意见,减少了打样的工序。孙倩表示,通过优化工艺,缩短生产流程,协大“快速响应”的能力明显提高。行业内常规的交货期在60-90天,甚至长达120天,但协大如今最快可以做到20-25天。

  日用消费品:购物袋也能成自主品牌

  亟待破解出口困局的不仅是纺织服装业,同样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日用消费品出口,也正处在人工、原材料、汇率波动等诸多成本挑战和外需不振的大环境中。一部分挨不过外贸寒冬的企业被削弱、被淘汰之时,另一些则选择坚守、创新,反而越做越好。

  东阳市吉荣塑料实业有限公司就是“逆袭”的范例。一个主营无纺布、编织布购物袋的公司,按一般推断,也就是低价竞争、微利经营,而吉荣却能出现在本届华交会浙江推介企业的列表上,这就足见其“功力”。

  入行十五、六年的吉荣总经理彭吉荣跟记者谈起了生意经。她说,吉荣出产的环保购物袋,使用的是一种从石油中提炼的塑料PP粒子,属于可回收材料。这种材料最初是由德国人开发生产的,但德国人工成本太高,产地便转向了亚洲的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之后几度转移,又来到了中国大陆。而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外贸下滑,国内生产成本持续攀升,制造商们的经营压力逐渐加大。“就说员工工资吧,现在一个月一名工人大概在3000元-3500元,每年还要涨20%左右。”而且,即便愿意涨薪,在服务业发达的苏浙沪一带,一般制造业也存在着“招工难”的现象。“现在的年轻人不愿吃苦,车间里工作8个小时也嫌累,去服务行业相对轻松。”

  谈起行业的萎缩现象,彭吉荣不无唏嘘。“前几年广东汕头有一家国营的同行企业,规模有两三千人,但现在也就剩下四五百人。”如今,开了两家工厂,员工达八九百人的吉荣,在行业内已算排得上号的大公司了,而能够坚守,靠的就是转型快。“OEM可以转,做出品牌了,客户认可,转起来就没那么难了”。大约五年前,吉荣从过去的完全贴牌生产模式,转型为发展自主品牌的销售模式,去年的出口额超过1亿元,较2013年还略有增长。

  从多年贴牌生产中学到不少品牌经营理念的彭吉荣,据不同的目标市场,开发了两个自主品牌。其中,“吉荣”主打非洲、亚洲和美洲市场,讲究的是价廉物美;“尚品秀”则是定位“时尚高端”的购物袋,主打的是日本、韩国和欧洲市场。不仅工艺好、质量要求更高,就连设计,也用了意大利、法国设计师的原创作品。“广交会上会有一些海外设计师团队进驻,我就买断他们的作品,再申请外观设计专利。”这些外籍设计师的优点在于,更了解海外市场的需求。“比方说日本、韩国喜欢花花草草的小清新,欧洲人更喜欢有沉淀的建筑图案。”迎合了当地人的喜好,产品自然也就打开了销路。指着展位上一个布满大小红色波点的购物袋,彭吉荣告诉记者:“比如这个包,出货价1美元,到了欧美,终端零售价可以卖到9美元。”

  说话间,两名老外走到了展位前,彭吉荣热情地打了个招呼,就让业务员带他们去看样了。“都是老客户了,意大利人。这些老外买了货都是进当地超市、家居用品店的,不像在国内大多是用做赠品。”彭吉荣说,欧洲消费不景气,小型购物袋可以当随身包袋用,大的配上了加固辅料,负荷20公斤、用上几年也没问题,适合搬家、旅行,“正好可以替代低端箱包”。

  伞业:产品融入当地文化元素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发展自主品牌的外贸商并不在少数。比如从事体育用品开发的杭州绿韵在全球注册了“GREEN SPORT”商标,主营旅游相关产品的浙江爱美德的自主箱包品牌“Travelhouse”不仅打入了20多国,在国内也拓展了400多个销售网点。20年来一直是晋江最大伞代加工工厂的晋江丰源雨具有限公司,2009年创设的UNI品牌,则已在美国亚马逊网站上开售。

  丰源业务员刘树峰告诉记者,公司约有30%的出口份额在日本市场。针对华交会上日本客商较多的情况,丰源特地在一个多月前开发了“鲤鱼旗亲子系列伞”,这次的展出算是首次亮相。据介绍,5月是日本传统的男孩节,按习俗父母要将鲤鱼旗挂在门口,以示祝福和期许。而丰源借鉴这一元素出产的亲子伞,颜色的不同还有着不同的寓意,黑色代表父亲,红色代表母亲,蓝色和绿色代表小男孩。除了保留鲤鱼旗的传统意义,孩子用的伞上还配有口哨,可以在紧急时候呼叫。“市场上没有针对日本当地文化传统开发的同类产品”,在今年的新品里,丰源还将浮世绘、忍者、富士山等日本元素搬上了伞面,“我们要做的不单单是产品,而是有文化含义的品牌产品。”这些增加附加值的做法,也可以帮助企业尽量规避日元大幅贬值带来的冲击。“我们做的这些伞,都是相对高端的。对日本进口商来说,生产、汇率这些成本因素,在零售价格中的比例不高,也就不太会介意了。” 

稿件来源:上海商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