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引发的质疑不断 中国真实经济状况仍然是个谜
发表时间:2015-04-27     发表评论

  中国本月公布的第一季度GDP同比增幅7%的表现引发了市场对于数据真实性的争论。多家海外机构认为,中国实际GDP表现可能要低于6%,最悲观者甚至认为仅有3.8%的实际增幅。

  花旗集团在其报告中称,7%的官方数据远远被高估,实际的表现应低于6%。凯投宏观则认为中国第一季度同比增幅仅有4.9%,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和Lombard Street Research的判断则分别为4%和3.8%。

  新兴经济体数据受质疑是普遍现象,但中国经济的规模和重要性使得其数据更为市场所关注。

  事实上,长久以来,中国数据对于经济学家而言一直是谜一般的存在。和美国和其他经济体不同数据存在起伏不同,中国数据保持了相当罕见的平滑度。而中国数据的统计方式不仅存在矛盾性,而且也缺乏一致性。

  现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07年任职辽宁省委书记时,则更喜欢通过耗电量、铁路货运量和贷款发放量三个指标分析经济状况,因此上述三个指标也被称为“克强指数”。如果参考“克强指数”的话,第一季度GDP也似乎“存在水分“。


  在工业产出、用电量、工业利润、制造业产出和房地产投资等数据均十分乏力的情况下,7%的结果甚至引发了国内分析师的质疑。

  国泰君安宏观分析师任泽平在其《7%不准?中国经济的真实状况到底如何》一文中指出,“看到一季度公布的数据,做了十多年宏观研究,当场就醉了。” 任泽平表示,虽然官方公布的一季度GDP增速在7%,但微观观察到的经济速度可能已经在5%-6%左右。

  香港科技大学经济系Carsten Holz则认为,所有人都在猜测中国统计局如何获得GDP数据,但是极度缺乏透明度令这种猜测毫无意义。他表示,对于7%这样的结果,他不会太当真。

  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近几年中国统计局“专业程度”已经有所提升。在中国经济从制造业向消费和服务业转型的背景之下,统计局对于地方数据的依赖性越来越少,以期更好的反应实际经济情况。彼得森研究所高级研究员Nicholas Lardy相信,虽然数据夸大不会彻底消失,但和过往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

稿件来源:华尔街见闻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