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新格局:追随美国脚步 欧元区悄然复苏
发表时间:2015-04-02     发表评论

  美联储金融危机以来曾推出几轮超常规宽松措施QE,欧洲央行去年追随美联储脚步连番推出负利率、QE,现在欧元区经济也有了向美国靠拢的迹象,走上了复苏之路。全球经济向新格局转变:发达国家复苏势头走强,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放缓。

  欧洲央行购买欧元区国家债券的QE启动未满四周,近来公布的欧元区经济数据已频传好消息:

  3月欧元区制造业与服务业综合PMI初值为54.1,不但连续第四个月上升,而且创下2011年年初以来新高,表明该地区产业活动以四年来最快速度扩张;

  3月欧元区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大幅升至-3.7,创2007年7月以来新高;

  3月欧元区CPI初值同比下降0.1%,与2月0.2%的降幅相比,通缩压力有所缓和。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评价,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要么是运气好,要么是太擅长把握时机。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德拉吉可能要让QE通过“信心渠道”刺激经济体。一方面,有足够多的人相信QE会发挥作用,一些美国投资者的表现说明,他们是“哪有QE哪有我”;另一方面,市场预计美联储最早今年6月就可能开始加息。所以,欧洲的资产更有吸引力,今年以来欧元区股市上涨16%,如果按美联储推出QE对股市的影响评估,欧洲的QE正在像美国过去的QE那样推动市场。

  上述报道指出,这次欧洲央行的QE还让大家得到一个教训:欧洲国家的国债收益率可能进一步下跌。德国的财政政策原本就保守,欧洲央行的QE增加了德国国债的需求,使其供应短缺,德国国债的收益率跌幅已创新高。虽然市场又开始担心希腊退出欧元区的风险,但QE扭曲了短期债券的价格,影响了债市发挥正常功用。债券收益率下跌的趋势可能很快逆转,却未必会一路走高,可能会波动。如果通胀预期突变,也许会触发大抛售。

  最后,报道认为,德拉吉还留下了悬念:能否彻底消除通缩的威胁。毕竟3月欧元区CPI还是同比负增长。日本央行两年前推出该国最大规模的QE,至今仍未能让国内通胀升至2%的央行目标。


  昨日华尔街见闻文章提到“末日博士”鲁比尼的观点:新近数据显示欧元区经济可能即将复苏。而要想让复苏更强劲且维持下去,欧元区面临六大挑战,如希腊退出欧元区等政治风险、俄罗斯、中东等周边地区的风险、结构性改革进展缓慢等。

  曾准确预言2008年金融风暴的鲁比尼认为,为避免欧洲央行QE产生以邻为壑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欧元区核心国家德国需要改变财政方针,增加国内支出、降低贸易顺差,否则谁也无法肯定欧元区的复苏会持续,并且更强劲。

稿件来源:华尔街见闻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