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或降低外资券商准入门槛 让其进军国内证券市场
发表时间:2015-05-13     发表评论

  据彭博新闻社,中国在考虑是否有必要给予外国投资者更多的权限,让他们进军中国证券市场。

  知情人士透露,中国证券监管当局指出,随着外国券商进一步进军中国证券市场,越来越多的机构资金流入将有助于推动中国股市。这位知情人士在今年3月表示,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官员正权衡让这些外国投行购买本土合资企业绝大多数股权,并允许其扩大诸如股票经纪、财富管理等业务范围。

  国务院则早在9日公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即“新国九条”)中明确提出,适时扩大外资参股或控股的境内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的经营范围。在符合外商投资产业政策的范围内,逐步放宽外资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的限制。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在3月27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合资券商的外资持股比例不超过49%,下一步将研究提出扩大证券期货业对外开放的意见。

  上述举措不仅符合中国政府的想法,也受到外国银行的欢迎。过去数年,这些银行一直都希望能够进一步深入中国市场,从而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此外,中国政府放开证券市场的管制也有助于通过打破本土券商对市场的主导,以增加市场竞争、提升市场效率。凯万投资有限公司(Oppenheimer Inverstment Asia Ltd)投资银行部门负责人Eugene Tan表示:“对于中国而言,这是一次学习的机会,能够在金融市场上与国际知名机构共事,有助于降低中国市场的过度波动及散户引发的股市泡沫。”

  自2007年中国建立本土中外证券合资企业制度以来,海外机构仅能持有合资企业的小部分股权,且很难在中国债券市场、股票市场等具有盈利的领域参与二级市场交易,也难以开展财富管理业务。

  即便中国决定放开对外国机构的准入限制,诸如高盛、摩根士丹利及其他外资银行都面临一场硬仗:在规模高达7.3万亿美元的中国股市上,这些企业的机构投资者客户占比还不足1/5。在股票和债券承销领域,外资合资企业还要与占主导地位的中国本土企业一较高低。

  过去六个月,中国股市火爆的行情让国内券商受益匪浅。中国有六家券商的市值已经跻身全球前十。数据显示,市值最大的外资合资企业UBS证券在2013的营业收入达到7.5亿元(约合1.21亿美元),中信证券营业收入为88亿元。

  Capital Securities驻上海分析师Zheng Chunming表示:“外资券商很难从中国本土券商手中夺取市场份额。中国正向全球发出这样一种讯息:中国将越来越开放。对外开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UBS战略分析师Steve Yang表示:“在中国股市上,外国投资者的占比仅仅只有有4%,在韩国和印度,这一比例分别为15%和13%。”
  
  接下来的一个问题就在于,中国希望从对外开放中获得什么好处。

  中国股市诞生25年以来,市场仍然是由散户占据主导。这些投资者具有一个特点,就是极易追涨杀跌,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中国股市波动。股市的筹资机制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贝莱德集团主席Lawrence D. Fink在上个月表示,中国需要更为刚健的资本市场来缓解市场的波动。

稿件来源:华尔街见闻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NewsInfo_Hits(1,9,908,42)%}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