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届广交会]传统农产品贸易格局加速转变
发表时间:2015-05-04     发表评论

  记者在广州举行的第11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上采访发现,目前我国农产品内销市场越来越火热,深加工的农产品出口越来越多,广交会传统的农产品贸易格局正在加速转变。

  众所周知,已经有58年历史的广交会成为我国外贸的晴雨表和风向标。而在这届广交会上,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这些新变化不仅引起海外采购商关注,也给全球市场“摸底”我国经济转型提供了宝贵线索。

  成本攀升和汇率变动,让企业出口的“原料”少了,精加工的成品多了。和往届不同的是,现在人们已经很难在广交会上看到成堆的大蒜、胡萝卜、生姜、蔬菜和水果了,展现在全球采购商面前的多数是经过深加工和精加工的蒜片、姜粉、水果干片和脱水蔬菜、冰鲜制品。这既是我国农产品出口企业顺应国际产业比较优势转变的必然结果,也给全球市场带来了更丰富的商业选择。

  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江苏东方黎明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贾继才说,由于汇率的急速波动、国内劳动力成本的攀升,企业出口的生鲜产品竞争力已经不如东南亚地区同类产品,但在深加工产品方面,产业链条完整、技术储备雄厚、资金充裕的企业依然大有可为。

  “我们正在加大食品深加工程度,将来会制造更多成品比如大蒜软胶囊、黑大蒜、蒜粉、蒜片等。我们不比成本谁便宜,我们比谁做的产品质量高。”他说。

  推出新产品、特色产品和细分市场产品,则是另一些农产品企业的应对策略。

  山东百枣钢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区域经理沈龙说,公司不打算出口大枣,而是把重点放在新开发的、同样针对时尚人群的枣酒和蜜酒上。同样吸收了国际品牌的开发经验,相关产品包装精美,富有创意,过去一年的销售额超过8000万元人民币。

  随着近年来国内需求的快速增长,更多出口企业开始把目光转向了国内市场。

  在“闷头”出口日本市场10多年之后,以超市和便利店速食食品著称的山东龙藤不二食品有限公司在本届广交会上首次把原本整齐划一的出口摊位“一分为二”,一半继续原来的出口洽谈,另一半则直指国内消费市场。

  “去年开始转做国内市场,今年预计销售额要到3000万元人民币,明年要做到6000万元。现在农产品外销不好做了,国内市场却好起来了。”龙藤不二公司产品部门科长李晓强说。

  对日销售额占总销售额一半以上的山东莱芜永青食品有限公司销售经理邓英哲说,现在企业“比较现实的选择”就是做进口生意,因为在国内需求喷发的状态下,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逆转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进口海外优质农产品在国内市场销售利润更高。

  山东济宁兄弟国际贸易公司商务经理董丽也表示,从本届广交会的情况看,在出口企业有所减少、同类竞争压力在减轻的同时,未来转行做进口的企业会越来越多。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我国已经培育出了一大批符合国际高标准的农业特色产品和大型加工企业,不仅能够为国际市场提供深加工产品,而且随着国内消费者对高品质、高价格农产品需求的飞速增长,这些产能必然转向为国内需求服务。

稿件来源:新华网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