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回归产品本质 塑造商业价值——李斌红在“第17届全国纺织新产品开发研讨会”的主题报告
发表时间:2015-06-24    作者:李斌红发表评论

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主任李斌红女士(中国第一纺织网 martin 摄)

  中国第一纺织网6月23日消息(首席记者 martin 福建 石狮 摄影 报道):6月18-19日,“第17届(2015年)全国纺织新产品开发研讨会”在福建石狮市隆重举行。

  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主任李斌红女士在会上做了题为《回归产品本质 塑造商业价值》的主题报告,以下为李斌红女士的演讲全文:

  李斌红:大家上午好!应该说从昨天到今天,各位领导、嘉宾、专家都分享了对回归产品本质,塑造商业价值的看法。我作为举办方,在此作一个简要的主题报告。

  本次大会的主题是回归产品本质。那么究竟什么是产品本质?随着技术和经济的不断进步,生活方式不断变化,消费者对产品的诉求也越来越个性化和多元化,所关注的因素,刚才几位品牌设计师都谈到,关注的因素会从品质、价格等逐步拓展为风格、功能、生态、文化和当下非常敏感的时间周期。接下来,举几个案例来看一看产品,首先我举手的案例是功能性夹克,如何通过设计打造消费者喜欢的产品,这也成为我们竞争非常重要的因素。给大家看一下展示的效果,这是一款超轻防护性的防护性夹克,是2016年春夏季重要的功能性产品,通过非常静止的梭织面料,保证了一个自由流畅的运动,大家可以从这个骑行者的姿态上可以感受得非常明显的这款夹克的轻薄、动感时尚。

  这个是非常透明的一个薄纱的夹克,面料每平米不到20克,呈现半透明的外观,仍然有一个防护的功能性,在色彩的功能性有纯白色层叠搭配,给消费者感觉到时尚性完全不一样的,这个有一个非常柔和的感觉。将高科技和时尚永远的寄在一起。这个印花和透明薄纱层叠的方式。

  我们看一下这款非常轻盈的材质,通过后处理得工艺使得传统的面料呈现出非常细腻起伏的肌理感,是纸质感的触觉,款式非常简单,是一个夹克,但是它采用了富有肌理感的面料,使得表面有了更加吸引人的肌理效果。

  这个也是一款女装运动型功能性夹克。这两款是有定制感的夹克,某种程度上,它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商务男装,而且在局部位置上高科技的应用和常规面料的相匹配,使得整件服装的效果看起来有更多的变化和层次感。从这个款式上,我们也可以感受到有能力的企业应该尝试按照时尚风格进行组合营销。

  男装和女装都谈了中国纺织企业具备了非常好的一个技术能力,但是在怎样跟品牌的沟通和对话上,欠缺一些技巧,我刚才举的功能性夹克一系列的概念,其实是想和大家分享一个结论。也就是说,一项成熟的技术,可以通过更有时尚性的设计来打动消费者。这也是刚才品牌谈到面料企业在进行营销推广的时候,是不是能够有更多的成衣设计来和品牌设计师进行沟通。

  第二个案例是讲鞋材面料的开发。现在开发产品比较单一,这个是耐克的鞋材,我相信大家都会对这个吸引,这个细微的肌理效果会替代掉以前的呆板的鞋材,这就会给人惊艳的感觉。既可以通过蕾丝风格的设计,再加上激光切割和3D打印,使得普通运动鞋变得非常时尚和吸引力。

  我们看到的是智能可穿戴产品,这个是苹果手表。可是,这个穿戴设备实际上也被消费者在质疑,消费者质疑的是有一些穿戴设备有很好的智能,但是没有时尚的外观和卖相,使得看起来没有那么酷。

  这个是珠宝商开发的功能性手环。这是一款(PPT)的头盔,非常炫酷。

  可持续性丹宁:在牛在的水洗过程中会向环境排放一定的污水量,但是我们都在谈生态纺织品,我们也希望更多的可持续纺织品可以被品牌和消费者接受。并且为这个生态纺织品更多的买单。怎么让这种技术呈现给消费者,并且刺激消费者的心里是更重要的。

  这是再生涤纶,用了一系列的宣传画来宣传每一条牛仔裤有八个可回收的可乐瓶,使得这个更有弹性核和舒适感,同时,进行了非常细致的设计和后整理。通过一个很高的形式让消费者感受到我对环境作出了贡献,这个是打动消费者的又一种方式。

  我们要谈一下品质感,前不久我们信息中心和产品开发中心组织了将近40人的纺织面料的设计师到韩国考察,回来跟大家分享的时候也感受到,在女装领域的确是韩国女装会更加的注重品质感。无论是从面料还款型还是店铺的陈列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这个是从产品层面我们看到,无论是风格,还是功能,还是生态,还是是品质,我们都是可以不断提升和进步的。再有一点,刚才我们谈到了小品种,多批量。我们希望企业更多的关注智能技术,这个流程图,这个是自动测配色和染整过程中的系统,这个系统可以使我们的生产变得更加智能可控,和在线得到相关的数据。另外,还值得大家关注的是更多数码技术,随着数码技术的成熟,数码技术成熟小批量,多品种最好的一个开发手段。并且可以很炫酷的外观,这个外观是数码印花的T恤。这个装备既满足了消费者对外观需求,又能够使得小品种,多批量的加工使得有可能。

  产品的商业价值:第一,最核心的观点就是引发消费者共鸣。也就是说,将技术与材料要以精巧的设计体现出来,以时尚的视觉拓展成熟技术及产品的应用领域;

  第二,创意没有边界,将一个品类的技术与设计延展至另一个品类,或许成为高附加值的爆款。

  第三,创新沟通形式,营造沉浸式体验;我会在产品开发中心和品牌的合作过程当中把这一点再展开,包括怎么样符合流行趋势的方式进行组合营销。而不仅仅是拿一个单批去找设计师说我这个面料具有怎么样好的性能,然后他特别适合做夹克或者是裤子。

  第四,我想品牌可能需要的不仅仅是这些,需要更多的是流行趋势的组合。

  第五,储备应对小批量多品种的加工装备与技术。这一点除了我刚才谈到的装备以外,后面我也想有一两个案例跟大家谈一谈除了硬技术以外,软技术的重要性。QFD质量功能展开,在第一位演讲者吴先生有谈到,日本的面料设计可能不像意大利的面料那样有宽度,但是它非常的有深度。我在这里,想推荐一个产品设计开发的工具,应该说,它是日本人用的,而且用得非常好。叫QFD,日本人简称为质量屋。

   在功能展开的过程中,强调5“W”一个“H”:第一个是谁在使用产品,就是我们品牌师强调的面料开发和营销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品牌我们要了解自己品牌的定位。

  第二个是使用产品做什么。在我们中国流行面料评审的过程中,我们是要求每一个企业送样的产品在线提交你的应用范围。每次让我最困惑的是,我们会在所有的选项当中都打勾。我非常建议我们的面料设计师一定要在想清楚这一块面料准备给谁用的前提下,再去做。

  第三,产品在何处被使用,使用的场景是什么。刚才给大家看到功能性夹克,但仍然是穿着和使用的领域是不同的,有一些是适合户外的,有一些是适合室内的。

  第四个产品在何时被使用。你时尚的周期,你是春夏季还是秋冬季,当然现在春夏和秋冬的概念在模糊,但毕竟在色彩还是有所不同的。

   第五,为什么客户选择这种产品?你打动它的卖点和痛点是什。最后一点是客户怎么使用产品。我相信如果把这五个“W”和一个“H”思考得非常缜密的前提下,恐怕就可以避免我们给品牌的时候,更加对胃口。海量选产品的时候,大货的时候觉得质量跟不上,或者产品投放到市场上,出现一系列的质量问题。

   总结一下,我们首先是要准确发现客户的产品需求。或者是需求表现出来的技术特征,形成产品概念。刚才讲了,一系列的对于需求的分析。作为产品开发人员,我们是要把需求分析成技术产品。

  第二个,对产品概念进行排序和评估,选择最佳产品概念。以后高奢可能会呈平稳和下降的趋势,轻奢会呈现上升的趋势。那这样产品价格会成为一个非常明显的参数摆在客户面前,因此对产品概念进行排序和评估,用什么样的技术,用什么样的风格,功能来保证你能够生产出一个被接受,在价格层面被接受的产品。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有可能需要跟品牌设计师和采购人员沟通,我最重要的是什么,我可能不得不放弃的是什么。

  第三个,我们要将客户的高级需求及技术特征分割为次级系统、并衡量各项工程性能的可实现性。为什么我们在选样品的时候被选中,而在大货生产的时候却不能实现,实际上是因为我们的开发人员对工程性能的可持续性,可实现性的分析还不够透彻和完整。

  第四,是对于次级系统的关键组建,将其属性转化为工艺流程规划,然后确定技术要求和产品检验标准,

  第五,根据以上步骤组织设计、生产与营销、明确工艺流程以及质量控制,确保开发出满足客户属性要求的合格产品。

  这个就是我想说的质量屋,因为它看到的确是一个非常简单铅笔画出来的房子。它主要是一个横轴,一个纵轴,纵轴是需求转化为技术参数,也就是说,我们客户的用途是什么,外观是什么,对功能和价格的要求是什么。这个是必需的。我们还可以列出更细更全面的,针对用途我们会有性能指标,比如说刚才非常轻薄的夹克一定会有防风,透气但是同时也会撕裂指标。在这些性能指标下我们再展开,要达到这样的性能指标我们要用什么样的原料,比如涤纶长丝,克重决定了我们用什么的组织密度,以及包括通过什么样的后整理来满足我们的用户用途,满足我们的外观,实现我们的功能。这样一个QFD工具实际上是一个将消费者需求转化为产品和服务的非常系统的工具。在日本的企业当中,用过之后,得到以下几点结论:

  第一个是,它能够缩短开发时间30到50%。也就是说避免了盲目的开发。

  第二个是工艺设计的改变减少了25%到50%。因为你是在一个非常理性的分析前提下得出了你的设计和参数,因此相对来讲,会更加的准确,而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变动和调整。

  第三点,我们可以很好的有效的降低研发与生产的成本。从这个成本就可以看到,时间减少了,减少了盲目性,自然而然研发成本就下降了。

  第四,可以最大限度的满足了客户的需求。

  实际上,这样一个创新思维是需要培养的,所以我们信息中心和产品中心这几年,从2005年开始,我们就在推广面料设计师执业资格。因为面料设计师是服装设计市非常好的伙伴,刚才有女装品牌日播提出来是买手型的面料设计师,我们现在想做的这个创新工厂,或者叫产品开发经理人训练营就是想非常全面,非常系统的培养面料设计师和品牌设计师、采购经理之间的一个沟通。一般情况下,我们这样一个培训他会从服装品牌对于面料的需求,以及流行趋势进行开发。每一次培训每一个学员在培训结束之后需要拿出下一季对企业产品开发的构想。

  刚才谈的是个体的,具体的产品。接下来我想谈一下产品的品质,对我们企业来说,很现实的一个问题是产品的结构。就像昨天有提到,今年2015年,我们的产品开发工作其实是诚惶诚恐。因为我觉得很多东西在发生一个非常快速的变化。我在这里提出一个观点,产品结构由来决定,需求结构和结构性分布成为决定产品结构的根本性因素。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消费人群的需求喜好在发生变化。还有一个是3W的世界地图,就是一个全球化和互联网化的时代,全球化是我们整个产业布局在进行调整。特别是国际品牌的采购,大家都知道,今年有一句非常流行的请假条“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翻译到我们纺织行业的问题是世界那么大,走出去,寻找什么。最低端的是寻找劳动力优势。然后是去寻找资源优势,创新型企业会去找设计优势,会把设计公司放在欧洲,放在日本,美国这样近消费地和采购地。这样一个快速变化的情景下,我作为一个个体企业,我如何去建立我们自己的产品强国。这个问题两年了,一直在困扰我。

  在我这次开会之前,我们产品开发衷心的同事也进行了一个沟通,在沟通过程中,有两个看起来完全不一样的观点,刚刚从韩国带着一群面料设计师调研回来的技术总监他说,他最大的感受是大众化向个性化发展。也就是说,我们必须提供小批量,多品种差别化的产品来满足品牌成长的需求。这个观点背后对我们制造型企业带来的难点是什么?无论是纺纱厂还是织造厂还是染整厂,特别是纺纱和染整会有一个感觉,如果我全部做小订单的话,我的规模怎么办?而且,不断的换机台,其实是很难的。而这一点,某种程度上,这确实是品牌发展的需求。那我们怎么建立一个柔性的管理系统,这个是非常值得思考,而且每一个企业会根据你自身的特点去实践的。

  第二个是我们另一个创意总监李雷说的“个性化将转化为大众化”。怎么理解?其实我觉得现在市场跟渠道是在下沉的。这两天分析市场和渠道的时候,大家都谈到了,线上和线下。还有一个模块,对内销市场来说,一、二线城市渠道是在下沉的。以及包括一些超市品牌,从一些大企业的品就可以看到,我们现在在向三线城市和农村市场下沉。以前,仅仅是高端品牌在用的面料和产品,现在已经被快时尚品牌和大量的网上品牌在用。因为网上品牌和快时尚品牌通过有效的一个供应链管理和渠道距离的缩短来优化成本结构。用成本结构来获得在市场的竞争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得出的一个结论,也就是说,更多的是快速创新会以更大的规模去进行生产和加工、制造。

  这是两个留存图,是我们请了人大的管理教授提到,以前我们是以制造商和品牌商为核心来构建供应链的,现在我们要以客户为核心来构建供应链,也就是说我们零售商、分销商、品牌商其实获取客户的资讯,也就是说消费者的资讯比以前快,而且比以前便捷了,比以前更有可能了。去年我曾经给大家看过一副图就是耐克在专卖店里放了很多的测试器,测试消费者的脚模,使得他们更好的进行鞋线的的设计。当品牌商和零售商采集消费者的数据成为可能的话,对于我们来说也要改变我们对于自己商业生态系统的一个构想。有一本书《消费者王朝—与顾客共创价值》里的一段话,我觉得这是今天和明天的大势所趋。也就是说最重要的是个体可以积极参与所有机构的价值创造过程。这个机构不仅仅是制造企业,甚至包括所有的厂商。就像把现代效率与“定制”世界结合起来,消费者和企业正密切的卷入到价值的共同创造过程中,而所产生的价值对于单个消费者而言是独特的,对于企业而言则是可持续的。

  这里面非常关键的一句话就是对于单个消费者而言是独特的?这是什么意思?这就是个性的。而对于企业而言是可持续?这是什么意思?是大众化的。所以我们的企业在未来应该建立信息数据的管理系统。把个性化的数据模块化,通过模块化的技术把它变成规模化。我不知道这一点大家是不是能够理解,我想重复一下,我觉得这一点很重要。就是我们把个性化的数据化模块化,把模块化的数据规模化。举一个例子,纺纱环节,最早清朝是我们棉纺行业的佼佼者,做差别化的纤维,现在在我们的棉纺企业已经变成了常规品种。但是,我们现在仍然有的时候不得不去做一公斤、五公斤、二十公斤的纺纱。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原料的配比以及包括供应参数的设定其实都会带来一个换机台过程当中的效率降低的问题。为什么?因为我们的订单是被下游的买家牵着手。如果纺纱厂来看,这个是很有可能被品牌设计师带着走,这个开发周期是相当长的。而我们现在产品开发中心和我们的基地企业希望慢慢能够建立一种大数据下的开发。其实原料就那些,不多也不少,其实它们之间的一个配比是可以找到一定的规律的。而这样的不同的配比下,不同的纺纱技术其实也能够得出一些规律性的数据。我们是不是可以更好的储备一些产品,然后用刚才的QFD的质量屋来通过一个模块化的来应对服装品牌设计师层出不穷的需求。

  其实,这项工作在我接触过的产品开发基地企业里已经有很多做的相当不错的,我举几个例子,比如说男衫,比如说研发,他们分别在对纱系统做了很好的一个数据分析。还有一点就是刚才设计师提到的现货体系。日本有一个很好的现货体系,他的现货体系我相信是不应该以大量库存来支撑的,而应该是以一个模块化的储备来支撑的。因此,在这个过程当中,很可能需要我们企业来更好的拓展我们的一些技术储备。举一个例子,作为毛纺产品来讲,以前都是挑染的,但是现在那么快的流行色,那么快的网上订单,使得有一部分企业在开发什么样的技术?就是批染在线的技术。就是根据流行趋势的特征,储备了大量的白胚。然后根据流行色来进行染色。实际上这就是一个把成熟的技术进行模块化,然后来应对市场的快速反应。

  大规模的定制以客户为中心由需求驱动的经济发展和管理催生了C2C的商业生态圈成为核心。第一个C是基于客户为中心的个性化需求,第二个C是客户参与产销过程的供给体系。所以我一直在想,我们中国今后可能是三种状态都会有,因为就像吴焕明说的我们中国一定是世界的纺织中心,我也特别坚信这一点,所以今后是三种状态并存:第一大规模生产,第二大规模定制,第三大规模创新。大规模创新一定是基于柔性的数据管理,理性的模块化设计来支撑的。

  那么在这里,我画了一张图,我一直觉得没有能够非常准确的表达出来,但是还是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也就是说两个金字塔是我们现在的企业产品的结构,也就是无论对纺织企业来讲还是对服装品牌来讲,都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当你的生产规模很大的话,你的单品的利润相对来讲是比较低的。金字塔尖上就是高端品牌,也就是他的单品利润率很高,但是生产规模也非常的小。所以我在想我们有没有可能成为他强调的创新型纺织企业。希望我们能够成为大规模创新的企业,通过大规模创新在高端品牌当中,取得一个很好的市场份额。

  我希望我们企业能够建立一个全新的商业生态系统,它会包括什么?是以质量管理为基础。因为我们在座的企业大部分都是被ISO认可的,它有一个开放的设计。也就是采购端、消费端参与设计。它能够非常好的有一个快速反应机制,来满足我们现在变得越来越快的时尚周期,再有,充分利用我们的产业资源,有效进行产业布局,同时我们又富有社会责任和品牌建设。这样一个商业生态圈,其实是需要一个理性的管理体系来支撑的。现在大家在平常看到的是,我们持续了五年一直在做这个研究,我们希望通过我们优秀的国内纺织企业的实践来组织一套创新体系,我们希望这个体系是有这几个模块组成,有清晰的战略规划。围绕着战略规划,确定企业定位以后,我们有一个组织建设,然后是流程管理,技术管理,设计管理,绩效评价和数据管理。

  看起来似乎我们的企业都在正常的很好的运作,但实际上,如果我们说以一个思辨的心态和持续改进的心态,我们进行这几个方面的建设是可以完善的。我们首先强调的是企业对一个自身现状的分析,然后我们希望企业能够通过设计管理去感知世界发生了什么,事先采取行动,分析发生的情况确定做什么,然后采取应对措施,去建立一个很好的商业模式。这个商业模式我们希望是产品开发工作从以往强调优化企业自身技术装备物质资源转向强调系统资源整合以及有效运转。在生态系统中谈到产业资源,在这里分成两个,一个是横向的外部资源,横向外部资源就是上下游合作伙伴的资源利用还有一个纵向的外部资源就是政策资源和环境资源。

  同时,我们要强调资源能力的深度效益,通过产业链中各参与者之间的协同,达到开放式创新的结果。我们希望企业的生态系统有新颖性,互补性和有效性。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分析一下,我们的企业能够逐渐建立这样一些能力,这个能力首先是协调的能力。这也是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感觉到非常具有挑战的。在企业内部,整合不同部门的活动,流程和和信息能力。当下,我们这样一个新商业生态系统,必须要求我们能够彼此协同。第二个,合作的。在协调的同时,企业内部沟通领域部门和职能之间建立起共同的目标,形成一致的态度和行动。

  第三个影响能力,在企业内部怎么将权利和决策授予面向客户的人员或者负责业务整合的管理者。我曾经看过一本书《关键时刻》。他提到一个关键的举措就是将能力下放。也就是说,我们把很多需要层层汇报的一个流程下放到第一线。

  第四个是聚合能力。我们企业是不是能够和其他领域的专家或者专业机构一起形成面向客户的一个综合实力。也就是说,我们共同去设计,创造更有竞争力的产品。

  第五个是连接能力,将投入的资源和其他互补性要素从企业内部扩展到战略伙伴层面的能力。在这里面,我们这样的协调合作影响聚合以及连接,使得我们有一个外在的内化能力。我们企业能够最快速的去感知和应对市场的的变化。这样更快,更好的预测市场需求,响应市场需求以及提高性能服务,建立良好的关系。

  举一个公司的例子,这个公司建立了一套非常全面的信息系统,用大数据进行了市场预测精选匹配,为其实这里面看起来只有五个模块,但是这五个模块都有额非常重要的意义。我想说一下推送营销,就是通过数据系统定期的向他的客户去进行产品的推进,而社交应用是什么?实际上现在是两个下沉,一个是渠道在下沉,第二个无论是消费者还是从业人员年龄都在年轻化。80后、90后成为时尚产业,消费者也成为时尚产业制造者的时候,社交应用会带来你的品牌,你的企业,你的产品和你的采购商,你的设计师的黏性,而黏性是互联网时代最关键的考核因素,你能不能黏得住客户是完全不一样。因为我觉得以前销售靠的是面对面的圆桌会议,但是现在不一样了,现在所有的信息都透明了,无论是消费者在网上购物的时候扫一下条形码就可以出境证性的价格,还是我们时尚产业的中坚段,其实大部分的价格都已经变成了透明,因此在价格透明的前提下,你的黏性可能变成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应用,但是这个黏性和以往的简单的营销就不同。也就是说订单有客户的需求,但是这里面大家要注意一下,一个是花型定制,一个是布底定制,也就是把其中的一部分参数模块化。

  接下来我们再谈另外一个案例,对于制造业与制造业合作来讲,黏性可能更多的是靠你的专业。这是楚星做的非常全面的色彩营销手册,大家可以看一下,在这一套营销下,订货沟通会议上大家的一个气氛和状态。所以我们的企业真的是非常优秀,在实践着如何更好的创新,如何更好的获得市场竞争力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刚才也提到了,我们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是和企业在一起的,目前这样一个非常严峻的竞争环境以及非常不确定快速变化的市场体系,我们应该做什么,所以我在这里也想给大家介绍一下就是我们也希望我们能够搭建一个营造新商业生态系统的平台,这个平台会有两个核心,或者说是两个精核,一个精核是品牌,一个是上游的技术。这个是我们以品牌为核心,我们叫GO品牌,这里先举一个EACHWAY HUI。GO品牌会包括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站在面料企业这样一个角度的品牌分析,然后,我们会有一个产品定位,趋势解读,针对我们对品牌的理解,定位和趋势解读,我们会解析面料,然后筛选出产品来进行对接。这里大家可以看到一些画面,这些画面呈现出来的是一个结果。我们从83家基地企业和入围企业当中选择了155个品种做了16个产品的概念版,在每一个概念版上应该是有服装的流行特征以及密密麻麻的面料。那些面料都是我们基地企业和入围企业在中国流行面料入围评审活动当中送来的样品。这些样品涵盖了2016春夏的产品和2015年春夏的产品,也就是把2014年和2015年上半年我们产品开发中心建立的面料大数据系统当中的产品选择出来。这里面就是有一个组合营销的优势,所以当时从EACHWAY HUI拿到他的提案给我们的产品中心到我们这16个趋势做出来用了三天的时间,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效率,而且最关键的是看到了一个效果。当他们来的时候,我们展版他看了两个小时,在面料上留下了一系列紫色选中的面料。其实我看了以后我就在想,这些面料送给我们做入围评审的时候,可能是独立的。甚至有些看起来是比较基本的。也许只把这一个面料拿给品牌设计师的时候他会不屑一顾的,但是我把它组合在一起给到品牌设计师的时候,彼此之间是一个提升。因为我们把它从内搭到外套到裤装全部放在一个看板上,也就是彼此形成了一个拉动的效果,触动了品牌设计师的需求。有的时候实际上我也在想,品牌设计师觉得我们面料企业不懂品牌,也有的时候我也觉得设计师不懂面料。也就是说,我会跟看重面料内在的品质,他会更注重风格,而实际上在他离开以后,店长告诉我要跟赵小姐说的时候,其实这些面料消费者在用的时候可能是不太喜欢的。比如说毛衫,消费者穿过以后会起毛起球,会缩水。有可能品牌设计师在采购的时候不会这么想。那么,我跟他达成共识的是哪些?比如说他有一款衬衫面料是黑色的,但是用了非常系列的经编组织,这是以前女士衬衫中没有用到过的。而同时这个面料处理的手感又非常的柔软。所以我想在这些方面,就是我们产品开发中心愿意和今天在座一起创新的企业共同尝试这样的模式,就是以流行趋势为切入点,组合我们企业优秀的产品,推荐给服装品牌。

  我们希望中国有那么多纤维原料,可是这么多年仍然有很多标准没有形成。当时奥地利有一家公司在我们国内大面积的推广,上色有问题,染整有问题,TA2到目前还有人在做,但是形成大货订单的其实不多。当时TP2给我们看的时候我们产品中心给他的建议是暂时不要去做时尚服装面料,因为他不想染色。而他生物技的点又非常鲜明,可以做婴儿用品,也可以做水杯等,我看到十年后他们正在往这个方向发展。怎么去理性分析新的材料,确定产品开发方向和产品分析。我觉得这个是我们产品中心非常愿意和大家一起去做的。

  我想说,我们需要向更多的企业家学习。因为我觉得,只有在企业层面才有坚韧不拔的创新精神和源源不断的创新产品,以及非常丰富的创新实践。中国纺织信心中心愿意和中国创新型纺织企业共同成长。我们会议的时间有限,但我们沟通时间是无限的。

稿件来源:本网专稿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