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图)智能制造与针织转型升级——中纺圆桌•沭阳发展论坛隆重召开
发表时间:2016-03-10     发表评论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高勇

  中国第一纺织网3月10日消息(记者 小平 报道):智能制造与针织转型升级——中纺圆桌•沭阳发展论坛,3月10日在江苏省沭阳县成功举行。此次论坛主题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主办,沭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新闻中心承办,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产业转移办公室协办。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杨纪朝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高勇,副会长杨纪朝,中国工程院院士姚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第一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王晓明,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主任、研究员张新红,中纺联副秘书长杨峻,江苏省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韩平,宿迁市副市长冯岩,沭阳县委书记、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胡建军,县委副书记、县长、经开区管委会主任卞建军,县委常委、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杨云峰,沭阳智能针织产业园管委会主任魏伟以及来自投资考察的众多企业家和各大媒体等约300人出席论坛。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孙淮滨

  论坛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孙淮滨主持。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高勇在论坛上谈道,早在几年前,我国很多毛衫厂使用的电脑横机的自动化程度就已经非常高了,并且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智能制造的基础。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中国纺织产业转移工作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杨峻

  “以毛衫的生产工序为例,毛衫从电脑横机下来之后的工序是人工缝合,但是在将来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机与工业机器人结合,把后期的缝合变成机器的自动生产,进一步减少人工成本。”高勇以毛衫生产线为例介绍说,“目前这个技术我们已经掌握,很快就会在以后的生产线上得以应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姚穆

  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姚穆也以针织业的智能化发展为例谈道,最近几年来,中国针织制造产业智能化发展已有了重要突破,针织机械设备智能化已有了突破性发展,提花针织纬编机械设备、提花针织经编机械设备的提高和机械自动化有了长足进步。

中共沭阳县县委副书记、县长、经开区管委会主任卞建军

  “比如织袜机也已经可以用十个品种或不同颜色的纱线任意选择、拼接,提花织造不同纤维、不同颜色、不同组织的、不同图案的袜子。”姚穆举例谈道,“而且最后袜头缝头工作也可自动完成,不需要人工缝头。”

嘉宾对话

  由此不难看出,一直都被冠以“传统产业”或者“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纺织产业,随着智能设备的不断引入,以及规模化智能车间、智能生产线的形成,与高科技产业在定义上的区分将变得越来越模糊。

中国针织工业协会秘书长瞿静

  “虽然纺织经常被称为‘传统产业’,但是实际上这个所谓的传统产业里面的高科技成分是很高的,很多高新技术以及高新材料的研发都是出自我国的纺织工业,而且任何高新技术在我们纺织行业都有体现和应用。”高勇进一步谈道,“高科技与智能设备在纺织行业的不断涌现,推动了全行业的供给侧改革的逐步深入。”

中共沭阳县委常委、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杨云峰

  谈到目前热议的供给侧改革问题,高勇认为,纺织行业的供给侧改革早在过去的两年中就已经开始探索与实践了,而这个实践的具体体现中的重要一部分就是智能设备的不断增加。

  “纺织行业作为最终消费品的供给侧,我们在几年以前就意识到了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因此行业内的产品结构调整也在不断进行,智能化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无论是对于‘中国制造2025’还是最近热议的‘工业4.0’,中国的纺织业在智能化生产方面可以说一直走在了前面。”

  高勇说,“比如在产品结构调整中,我们碰到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就是劳动力成本上涨,这甚至导致了一部分纺织企业向国外转移。在应对这种复杂局面的情况下,我们必须要在结构性调整中抓好产业的升级改造,这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要抓智能制造。而智能制造,将会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甚至解决因成本因素造成的产品市场竞争力下降。”

  由此可见,提高纺织行业的智能化水平,不仅可以促进供给侧改革的深入,同时也可以从根本上扭转纺织业“传统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传统形象,更可以通过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最终确立我国纺织产业的世界领先地位,真正实现从“纺织大国”到“纺织强国”的成功转变。

  论坛最后以主持人与嘉宾互动形式“智能针织”大家谈告终,场面讨论热烈,听众却意犹未尽,相信这次论坛的精神食粮能够为智能针织产业和沭阳园区健康发展带来有益的启发。认识决定高度,新征程,2016关注沭阳。

稿件来源:本网专稿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