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之言:浅谈抛储对高等级棉进口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6-03-30     发表评论

  目前,外棉销售情况一片萧条,港口保税区外棉库存持续下降,纺企等待国储棉轮出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加上2016年棉花进口配额有限,市场暂缓了对外棉的询价和下单。但是,部分贸易商对高等级外棉进口情况依然看好,他们认为中国市场对高等级棉花的需求经过“养精蓄锐”后或迎来下一个“黄金十年”。
  虽然2014/15、2015/16年度中国企业对美棉的采购大幅“跳水”,但是随着澳棉、巴西棉轮番发力,澳棉与美棉的差价从近20美分/磅一路下跌至3-4美分/磅,国产棉与巴西棉、美棉等进口棉花的价差从5500-6000元/吨跌落到目前1000元/吨以内(3月下旬EMOT SM、C/A SM报价分别为68.20美分/磅、69.20美分/磅,1%关税下人民币报价11400-11550元/吨);随着中国纺织业产业升级、产品结构调整迎来最佳时机,中国40S以上普梳、精梳纱占比不断大幅提升,对高品质机采澳棉、美棉的依赖度难以下降。
  从一些渠道了解,目前1100万吨国储棉中或有150-200万吨棉花达到纺32S及以上支数棉纱的要配棉要求(2012年度收储外棉不足30万吨,美棉占85%),其中纺40S以上棉纱的资源不足80万吨(江浙、山东、河北等地部分纺企甚至认可不高于50万吨),截至3月底,“双28”“双29”新疆棉已寥寥无几,很多纺企不得不用2128C2(马值5.0以下)纺40S棉纱,一旦国储棉复检的品质指标明显低于纺纱要求,美棉、澳棉就成为中国纺企用棉的“中流砥柱”。
  目前,很多纺织企业面临信贷收紧、现金流紧张的状况,新疆棉赊欠采购、承兑及国内作用证支付等方式屡见不鲜,但考虑到归还贷款、融资及风险等因素,国内棉企大多要求“现款现货”,甚至可以降价50-100元/吨销售也必须现金提货,对于急需棉花生产,又手握棉花进口配额的纺高支纱企业而言,及时锁定高品质美棉、澳棉货源,LC90天或LC180天信用证,既降低了前期采购资金压力又保证产品质量稳定、顺利交单,同时规避了人民币汇率波动的风险。因此,虽然目前外棉市场显有动作,但是高等级棉的市场依然存在,只是采购时间会略有推迟。

稿件来源:中国顺风棉花网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