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万吨PTA项目再“上马” 企业坦言:PTA去产能化异常艰难!
发表时间:2016-07-09     发表评论

  7月6日上午,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七月份集中开工项目暨中泰集团年产120万吨PTA项目开工仪式,在库尔勒市上库石化石油综合产业园区隆重举行。

  当天开工的120万吨/年PTA产业链石油化工项目总投资300亿元,占地近5000亩。项目建设采取以商招商、上下游互相参股方式,中石油参股15%,整体规划120万吨/年PTA及石油化工产品,分两期建设。

  项目由中国纺织工业设计院设计,并采用自主研发的国产化工艺专利,技术成熟可靠、装置能耗低、本质安全性高、环境影响小。

  以乌鲁木齐石化100万吨/年PX为原料,产品PTA主要与乙二醇酯化聚合生产聚酯切片长、短涤纶纤维,广泛用于纺织。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200多亿元,利税30亿元,解决5000人就业问题。

  中泰集团石化产业园120万吨的PTA项目是继新疆蓝山屯河后第二个挺近大西北的大型PTA项目。

  相关连接:6月7日上午,新疆蓝山屯河年产120万吨PTA项目正式开工建设。据了解,新疆蓝山屯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为西北及中亚地区唯一的PTA原料需求企业。蓝山屯河年产120万吨PTA项目位于呼图壁县工业园区,项目计划投资50亿元,占地645亩,分两期各60万吨建设。

  从下表可以看出,国内大型的PTA项目大多集中在沿江、沿海区域,新疆的这两个超百万吨PTA项目建成后,近期可解决华北、华南、华东市场产品不足的问题,远期可与新疆的棉花纺织进行互补,推动新疆的化纤、纺织、服装等产业发展,吸收内地和中亚区域的相关企业前来合作。

  至于化纤产业向中西部布局的时机是否已成熟、配套产业链如何发展规划等问题,在此暂不讨论。 

2016 年上半年国内PTA名义产能分布情况

企业名称

产能(万吨/年)

恒力石化(大连)有限公司

660

翔鹭石化企业(厦门)有限公司

615

逸盛大化石化有限公司

595

绍兴远东石化有限公司

320

浙江逸盛石化有限公司

550

汉邦(江阴)石化有限公司

280

三房巷集团江苏海伦石化有限公司

260

海南逸盛石化有限公司

210

珠海碧阳化工有限公司

285

浙江桐昆集团嘉兴石化有限公司

150

江苏虹港石化有限公司

150

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135

台化兴业(宁波)有限公司

120

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99

重庆蓬威石化有限公司

90

中石油辽阳石化分公司

80

亚东石化(上海)有限公司

75

宁波三菱化学有限公司

60

福建佳龙石化纺纤有限公司

60

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40

中石化天津分公司

34.4

中石化洛阳分公司

32.5

中石油乌鲁木齐石化

7.5

名义产能合计

4908.4

  新的PTA装置相继上马,不禁让人思考:PTA的去产能化进程究竟进行得如何了?

  对PTA行业而言,目前产能过剩仍是不争的事实。相较于新产能的加速扩张,清理落后产能却在“小碎步”行进。虽然去年因个别企业亏损严重以及意外原因而关停PTA装置使得PTA的实际产能有所下降,但今年的供需格局没有明显改观。

  若不考虑近两年老旧产能剔除因素,目前国内PTA名义上产能预计达到4908万吨。

  目前之所以不少PTA企业感受到去产能的“压力”,一方面是下游聚酯需求减弱,另一方面是PTA装置维持较高的开工率,一度关停的小装置也在重启,且重组的远东石化、翔鹭石化下半年重启的可能性较大。

  据华东某PTA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聚酯行业扩张进入低潮,一方面不断出现聚酯企业关闭现象,另一方面新增产能较少,预计年内聚酯新增有效产能只有1.5%。

  当前,聚酯行业仍处于赢亏线边际。1-2月聚酯企业大面积停产检修,开工率不足65%,造成春节期间PTA库存大幅增加。春节过后,聚酯企业以最高开工率生产,PTA装置陆续出现短期检修,但总体开工率处于高位,导致PTA库存压力有增无减。

  “今年新增220万吨/年的PTA装置,停产一年的福建70万吨/年的PTA装置已经重启,新的PTA装置也正在上马。预计未来3年内将新增600万吨/年的PTA产能。除极个别小装置(产能60万吨/年以下)会关停,淘汰产能不足100万吨/年。”上述负责人感慨道。

 2016年及以后计划新增PTA产能(万吨/年)

  今年以来,PTA行业开工率平均在70%,高于去年同期,即使下游聚酯需求已经进入传统淡季,但PTA开工率仍在相对高位,企业大规模减产的意愿并不强。尤其是进入6月,在经营惨淡、生产严重亏损的情况下,相较减产,“硬扛”成为企业的“必杀技”。

  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市场资深人士介绍,目前PTA加工费在350元/吨,企业严重亏损,但生产未出现减产意愿,一是要抢占份额,二是出于竞争需要,因为一旦停车就会带来负面影响,三是融资问题,因此企业要“硬扛”到底。

  据他透露,截至目前,PTA实际产能(去除关停一年以上的产能)仍在90%以上。因PTA企业各家有各家的难处,尤其是前年联合限产失败,后续厂家再联合限产的可能性极低。

  不少企业也坦言,随着生产亏损的持续以及社会库存的积累, PTA企业去产能化非常艰难。(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中泰集团、期货日报、中国绸都网

稿件来源:中国绸都网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