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纺织产业产品结构翻转 三大领域成为未来发展重点
发表时间:2017-10-17     发表评论

  在中国大陆化纤产业生产实力增强下,台湾纺织产业中,只有大量生产、规格化产品的厂家已不具竞争力,未来将会面临淘汰;纺拓会董事长詹正田、儒鸿董事长洪镇海、力丽集团副总陈汉卿指出,国内纺织产业正进行再一次的产品结构翻转,复杂性、机能性、智慧衣结合医疗健康的纺品会是下一波市场生存主流。

  机能创新、环保、智慧加医疗健康等三大领域,是远东集团未来几年要走的重点。

  在昨天,远东新就与美国户外运动品牌L.L. Bean及瑞士电子医疗品牌Valmed签订合作MOU,将针对智慧衣密切合作。

  其中,远东新FENCR DynaFeed Sport方案,是帮L.L. Bean赞助的美国冬奥滑雪队打造专属训练智慧衣,可随时侦测运动员肌肉与动作的准确性。而与Valmed的合作,则是着重在智慧衣复健商机。

  Fashion┼Function已不再是服饰市场最新的观念,洪镇海指出,纺织厂要增加获利,必须增加生产特殊、更复杂的產品;儒鸿生产的布,其中一款电脑针织缇花布,不只是具机能性,还有可减少热能消耗、防静脉曲张等医疗保健功能。至于下游的成衣业,则不能只专心代工,必须强化设计能力。

  加工丝的产能在中国大陆产能大出下,台湾规格化、大量生产的规模已无法做价格竞争;產项主要以纱线为主的宜进董事长詹正田指出,集团从一般规格、弹性纱、复合纱,机能性纱到环保纤维,就是要不断的调整产品结构、提升纱线的创新能量,增加市场竞争力。

  今年,宜进更加入美国知名品牌“37.5”特殊火山纱聚酯纤维生产供应炼,生产具吸湿快乾功效、降低微气候湿度水准的产品,透过“37.5”与世界品牌服饰厂供应炼接轨。

  陈汉卿则强调,台湾的纺织厂这一、二年已知道,复合纱是因应全球服饰市场客制化、少量多样、电商崛起所必需要转型生产的方向,各厂都在积极进行产品结构做翻转,今、明二年应是关键,相信,以台湾纺纤厂创新研发的技术,应可再一次成功转型成为全球服饰市场供应链的领导者。

稿件来源:中国时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