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工成本10年来暴涨 日本服装企业悄然关店
发表时间:2017-02-21     发表评论

  日媒称,进驻中国的日本服装企业陷入了苦战。因为销售低迷,除了大型服装企业伊都锦(Itokin)决定撤出中国外,拥有众多门店的女装企业好俪姿(Honeys)也在不断地关店。

  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2月21日报道,由于当地的人工成本不断上涨,中国作为生产基地的优势也在动摇,原本对这一成长市场抱有期待的日本服装企业不得不在销售和生产两个方面调整战略。

  伊都锦在中国最多时曾拥有300家门店,但随着与当地企业的竞争激化,经营状况出现恶化。尽管伊都锦在2016年2月并入了投资基金Integral旗下,但其判断改善收益的希望渺茫,在2016年完全退出了中国市场。

  好俪姿也在逐渐撤出之前重点开店的百货商场。计划在3年时间里关闭约270家门店。虽然也有新店开业,但门店网络预计将由巅峰时期的约600家减少到430家。好俪姿表示,不光在百货商场,“在购物中心的竞争也在加剧。”

  报道称,中国经济虽然失去了两位数增长时的锋芒,但收入水平也在水涨船高。日本制造业为谋求廉价劳动力向中国转移生产基地,但现在中国的工资正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生产成本急速飙升。

  日本著名鞋厂朝日(Asahi)计划在5年内将生产全部迁回日本国内。该公司表示,“在中国,10年内人工成本暴涨到原来的约7倍”,将在考虑到汇率变化风险的同时重新选择生产基地。朝日将投资10亿日元(约合0.6亿人民币--本网注)提高生产效率,引进自动裁剪皮革的设备等。产品价格虽然会上涨20%~30%,但生产速度可以缩短2~3个月,从而提高畅销产品的出货能力。

  2015年夏季,旅行箱生产商SUNCO已在日本国内重启了自有工厂。其产品原本全部在中国生产,但随着工资上涨和日元贬值的影响反映到价格里,客户开始流失。为此,SUNCO希望提高商品的附加值,即使价格翻倍也能畅销。

  中国的消费市场规模越大,争夺中产阶层的竞争就会越激烈,“世界工厂”似乎正迎来拐点。

稿件来源:中国第一纺织网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