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温和走出低谷 纺织行业经济增长新动力要靠“供给端”发力
发表时间:2017-02-03     发表评论

  “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有周期性原因,但主要是结构性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不能靠‘熬’,不能有‘挺一挺就过去了’的心理。”近日,中纺圆桌论坛第12届年会在京召开,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在会上表示,把握中国经济关键要把握好“十八大”以来中央对中国经济的两大判断,一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二是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是结构性问题。  

  姚景源说,把握好经济新常态,必须牢牢把握住“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化”的内涵。从结构优化看,加大创新投入和供给侧改革至关重要。“中国人口数量红利已经消失,以越南为例,当地工人工资为中国工人工资1/2左右,我们应将这一劣势转为人口质量红利提升。中国纺织行业应注意提高员工素质、发扬工匠精神,提高劳动力质量。”

  据统计,2016年1~11月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长率为5.2%,数值低于全国,也低于工业行业。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淮滨分析称,纺织三大终端行业:服装、家纺、产业用,去年1~11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回落比较大,都在20%上下。“新价值、附加价值实现的速度缓慢。”

  在经济新常态下,为了早日走出低迷,纺织行业也将转型升级和供给侧改革作为“十三五”期间的着力点。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秘书长高勇表示,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传递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新信号,就纺织工业而言,要深化供给侧改革、提振实体经济,提高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2016年,行业经济运行基本平稳,但受外部环境不利因素影响和内部结构性矛盾困扰,下行压力依然很大,尤其外贸出口、内销零售和固定资产投资形势比较低迷,迫切需要解决存量中的矛盾与问题,挖掘新的发展空间和潜力,进一步加快行业转型升级的步伐。

  2016年,纺织行业“三驾马车”之一的消费同样表现乏力,据统计,去年1~11月份,纺织行业实体零售回落了3.2个百分点。孙淮滨对此表示,纺织行业关键要挖掘新的增长动力,提升运行质效水平,通过提品质、增品种、创品牌,把这些境外的消费拉回来,满足国内消费需求。

  “中国正温和地走出低谷。”据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分析,尽管2016年中国GDP整体数据还没有正式公布,但可以预见,在增速相对稳定的基础之上,中国经济的增量将创历史新高。

  潘建成认为,未来经济依然具有积极因素,如消费结构升级的推动,尤其是服务型消费的快速增长。“2016年‘双11’,销售最多的不是产品而是服务,大众消费正在从商品转向服务,这反映消费升级背后的道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从物质消费转向精神消费,从模仿型到个性化,从低成本到高品质。”

  在纺织行业,应对这种消费结构升级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已经出现了苗头。据北京时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吴立介绍,通过更名,公司迈出了战略性转型的第一步,未来将大力培育品牌运营、科技创新、文化创意三大核心业务,通过发展时尚经济结构,推动纺织服装产业升级。

  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贸易和投资研究室主任王海峰表示,目前我国进出口贸易止跌回升,纺织服装进出口将进入一个缓慢(温和)扩张阶段。纺织工业核心要围绕产业链、价值链和技术链进行创新。

  “着力振兴实体经济主要从3方面做起:坚持提高质量和核心竞争力;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扩大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就如何把握发展机遇,金轮针布(江苏)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黄春辉认为,纺织企业应该积极响应国家供给侧改革号召,提升供给质量;将国家号召的“三品”行动纳入企业的中长期发展战略中;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提高科技水平和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弘扬企业家精神,提升企业家修为,提升企业的经营质量。

稿件来源:中国质量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