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置大型化炼化一体化,PTA高质量发展大会长沙论市场风云
发表时间:2019-10-22    作者:同黎娜 发表评论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一首经典的《沁园春·长沙》写出了何等的豪迈气象。

  如今,中国的PTA产业真可谓有一种“鹰击长空”的气概。无论是从装置水平、技术工艺还是从产能规模、产品质量、综合竞争力哪方面看,已经“笑傲全球PTA江湖”的中国PTA产业真有种“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般的豪迈。

  10月18日上午,由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主办、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PTA分会(以下简称“PTA分会”)及湖南湘投金天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中国PTA行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湘投金天2019)”在湖南长沙召开。会议旨在把握PTA行业新技术、新格局、新模式及新趋势,促进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与转化,推动期货等金融工具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PTA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士成、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副会长陈新伟、湖南湘投金天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周慧等嘉宾,来自PTA分会的会长单位、副会长单位和名誉会长单位的相关代表,以及来自国内外的PTA生产、贸易企业及聚酯产业链相关企业代表参会。

  会上,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信息部主任吴文静分析了我国化纤行业经济形势,并进行了相关预测和展望;中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市场营销所研究员赵睿介绍了从PX到聚酯产业链的宏观发展模式和趋势;湖南湘投金天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杨胜介绍了PTA用高性能耐腐蚀钛材的研制与生产;轻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主任王焕松介绍了我国排污许可证制度改革的内容和实施进程;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副教授成有为介绍了PTA清洁生产技术的最新进展;湖州宝钛久立钛焊管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李长江向与会代表发出了“2020年中国PTA行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的参会邀请。

  10月18日下午,还举行了“绿色视角下的中国PTA技术发展论坛”和“新格局下的中国PTA市场及期货服务产业圆桌论坛”。

  PTA行业技术“驱动力”十分强劲

  PTA是原油的下游产品,是纺织工业的基础原料之一,是生产聚酯产品最重要的原料,全球95%以上的PTA都用于生产聚酯。从当初对外依存度高,到如今在全球PTA产业形成领军地位,大约15年间,从技术工艺、装置设备、产品质量、整体规模等综合竞争力看,我国PTA行业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目前,我国是全球最大的PTA生产国和消费国。

  在回顾我国PTA产业的发展历程时,蒋士成指出,自2006年起,民营企业进入PTA行业,我国PTA行业的供给结构有所改善;2011年,PTA行业的产能实现快速增长,并逐渐进入产能相对过剩阶段,行业竞争更加激烈;2015年至今,PTA行业进入整合阶段。

  赵睿指出,国内PTA产能大幅扩张后,PTA进口量快速缩减。2016年,我国PTA由净进口转为净出口,剩余的进口量90%以上为来进料加工。PTA行业的整合、兼并、重组自2015年逐步展开,到2018年年底基本整合完成。

  2018年,我国PTA有效产能达到4579万吨,产量为4080万吨,自给率达到99.8%,行业形成了恒力石化、荣盛集团、桐昆集团、恒逸集团、盛虹集团、新凤鸣等大型龙头企业,整体发展形势良好。

  其中,荣盛和恒逸共同投资的逸盛石化是我国PTA产业的“领军者”。逸盛石化目前的PTA年产能为1350万吨,同时,仍有年产能为600万吨的新项目正在建设。预计新项目建成投产后,逸盛石化的PTA年产能将向着2000万吨迈进。恒力石化目前的PTA年产能为660万吨(实际产能约为700万吨),在大连长兴岛仍有新项目在建。桐昆集团目前的PTA年产能约为420万吨,还将在江苏南通新建年产500万吨的PTA项目。

  “PTA产业的发展壮大,不仅丰富了我国聚酯行业的原料供应,能够为聚酯行业稳定供应原料,还降低了化纤原料价格的波动风险,这有利于我国聚酯产业链的持续稳定发展。同时,随着PTA行业的快速发展,还带动了装备、金融、期货等更多行业关注PTA行业发展。”蒋士成说。

  技术进步是支撑行业发展突飞猛进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近几年,技术进步带来的变化甚至超出了很多业内人的想象。据介绍,目前PTA的生产技术包括英威达工艺技术、BP工艺技术等。

  “PTA装置大型化、一体化,PTA工艺趋同化的特点很明显。”谈及国内PTA行业技术的发展现状,成有为这么说。

  其实,装置大型化、一体化的发展特点,也是业内人士的共同感受。“现在,单线装置年产能基本能够达到250万吨~300万吨。现在大企业都很拼,预计到2020年后,随着新装置的投产,一些小装置会被淘汰,再开出来的新装置就会比较少了。”一位业内人士如此感慨。

  同时,技术的飞速进步也带来了生产装置投资成本的降低。BP石化中国技术许可经理郭增山介绍,现在,如果运用BP工艺技术投资年产300万吨的PTA生产装置,预计投资额为30亿元。“10年前,这个水平的投资成本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上述业内人士如此感慨。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整体发展形势仍然向好,但具体看,在不同的时间区间里,PTA行业运行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吴文静指出,近两年,影响聚酯市场运行的因素越来越多,市场价格与油价的相关性有所减弱。PTA期现货市场走势相近。去年下半年,化纤市场行情犹如“过山车”,特别是聚酯涤纶行业,受原油价格牵连等因素影响,行情出现大起大落。2019年,化纤行业的运行压力明显增加,部分指标呈现下行走势,复杂环境下,市场更加敏感,波动增加。具体到PTA,2018年至今,PTA市场供应面释放压力较小,市场供需处于“紧平衡”状态,装置的有效开工率较高。近期,国内PTA行业有3套装置投产,明年将会迎来PTA项目投产高峰期。

  “目前,PTA的加工费在600元/吨左右,企业的效益还可以,但明年的形势会怎样,还很难预料。”一名业内人士这样说。

  行业运行的高效低能耗特点突出

  随着竞争优势越来越向大型企业集中,PTA产业的大规模化发展特点越来越明显。而在大型生产装置越来越高效的基础上,PTA行业的清洁生产水平也越来越高,能耗水平不断下降,从而使“高效、低能耗”成为行业当前的显著特点。

  成有为指出:“大家把能降的能耗都降下来了,都在‘吃干榨尽’,连每吨PTA的加工费都能做到小于500元,这可以说已经做到了极致。废水近零排放技术、催化剂回收技术、固废资源化回收利用技术都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当然,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PTA技术开始遇到了天花板。”

  BP石化中国技术许可经理郭增山指出:“低碳化已经是全球发展趋势。当中国PTA的产能规模继续扩大,同时又要降低碳排放,怎么办?就要不断地使效率更高,不断提高节能减排水平。”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的竞争格局下,一方面,PTA技术和生产装置的单线产能不断大型化,而另一方面,原有的年产能低于60万吨的PTA装置逐渐失去市场竞争力,部分小型装置已经停了下来。虽说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但如果站在持续推进全行业低碳化发展的角度,如何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停下来的装置究竟还能否实现“价值再造”、能否重新开起来值得行业思考。

  对此,成有为指出,如果能把这些小装置重新利用起来,研发生产一些未来需要的产品,比如生产PIA产品,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清洁生产。“根据我们的测算和实验,一套闲置的年产60万吨的PTA装置,可以改造成年产40万吨的PIA生产装置。”成有为说。

  据介绍,精间苯二甲酸(PIA)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是生产新型高性能材料的原料、添加剂及改性剂,能全面提升产品的性能与品质,符合高附加值化工产业的定位。发展PIA产业,能提升在运输、建筑、特种纤维、特性聚酯、环保涂料等领域的发展。全球PIA的主要产地目前在日本、美国、韩国和中国台湾,总产能约为120万吨。在我国,目前只有燕山石化生产PIA,年产能为5万吨。而目前,我国每年进口PIA产品约35万吨,国内市场的PIA供给仍存在缺口。

  中国昆仑工程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崔国刚介绍,依托现有的PTA装置进行改造,转产PIA,是目前世界上PIA装置的主流途径,可以大幅降低装置的投资成本。为满足转产PIA需求,重点是在由于反应速率、粘度、溶解度等物性差别而进行的细节改进,解决由于反应停留时间更长、物料粒度更小、粘度更大、杂质更多、更易堵塞、污水COD更高而带来的系列问题。

  “如果把部分60万吨/年的PTA装置改造成PIA生产装置,这些装置就能够避免被淘汰的命运,可以说,不但具有经济效益,还有社会效益。PIA是PTA的同分异构体,其反应原理和理化性质都比较相似。虽然PIA现在的产量还非常有限,但我们要未来的市场增长做准备。预计到2025年,国内PIA的潜在市场至少有100万吨。”崔国刚说。

  炼化一体化项目集中投产引发变局

  谈PTA自然离不开谈PX。PX是生产PTA的重要原料,目前,全球的PX主要用于生产PTA。但是长期以来,我国PX的产能存在较大缺口,对外依存度很高。2018年,我国PX的进口依存度依然较高,为58.6%。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随着我国PX关键技术不断突破,以及项目审批权的下放,我国一批大型民营化纤企业持续推进“炼化-PX-PTA-聚酯-化纤”一体化发展。尤其是今年以来,几个新建的PX项目陆续投产,这逐步缓解我国PX的供应短缺局面。

  赵睿指出,下游市场对涤纶需求的持续增长,直接拉动和支撑了PX产业的持续发展。据介绍,2016年~2018年,我国PX装置的开工率为83%,2019年这一数字为69%,预计2020年这一数字为71%。

  同时,中国PX市场的变化引发了全球PX产业链格局发生变革。近两年,全球PX产能的总增量中,80%来自中国PX产能连续两年大幅扩张。

  据赵睿介绍,从中国PX产能占全球PX产能的比重角度看,2016年~2018年的比重为27%,2019~2020年的比重预计为37%。从中国PX消费占全球PX消费的比重角度看,2016年~2018年的比重为59%,2019年~2020年的比重预计为63%。与此对应,我国PX的对外依存度逐年下降,2018年的数字为59%,2019年的数字为48%,2020年预计将为30%。

  吴文静指出,近两年,我国聚酯涤纶行业投资向上游领域延伸,“炼化一体化”发展趋势明显,产能进一步向龙头企业集中。全球PX产能将陆续释放,浙石化、恒逸文莱PMB石化项目、恒力炼化一体化项目、盛虹的4大炼化项目会在2~3年间逐步投产,这4套装置的累计产能合计近 1300万吨。预计未来5年,中国PX的总产能或将翻倍,从而打破聚酯产业原料供给瓶颈。

  “从成本端看,大炼化项目投产在即。随着国内PX产量的释放,国内一体化炼厂的低成本将进一步压低PX的加工差,这将从成本端压制PTA和聚酯的价格。”吴文静说。

  总体来看,会上多名嘉宾指出,随着国内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的推进,产业链利润将向PTA、聚酯环节转移,芳烃产业链利润分配更趋均衡。

  “未来,产业链一体化程度将进一步加深,‘PX-PTA-聚酯’3个环节共同享受一份整体利润的增长,但利润空间会进行再分配。拥有‘PX-PTA-聚酯’完整一体化产业链的企业将会保持明显的竞争优势。”吴文静说。

  钛材料将开启PTA装置新时代

  本次会议在长沙召开,让“东道主”湖南湘投金天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引起了行业人士的高度关注。

  PTA是我国生产量和消费量最大的有机化学品,高性能耐腐蚀钛板和钛管则是PTA装置建设的必备原料之一,是非常好的防腐材料。

  杨胜介绍,PTA生产的工艺过程包含了混合、制氢、反应、蒸发、冷凝、萃取、分离、干燥、成品包装等复杂的化学过程。在这些过程中,有液相输送、气相输送、气液混相输送、固液浆料输送、固相粉体输送等十分复杂的工艺过程,加上生产过程高温、高压,工艺介质强腐蚀,因此装置设备与其他化工装置相比具有显著特点。

  据了解,国内外的PTA生产装置中大量使用了钛材,钛管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使用可靠性高、寿命长,在装置中主要用在各种冷凝器和换热器的换热管。

  今年9月,由湖南湘投金天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完成的“PTA用高性能耐腐蚀钛焊管研制与国产化” 项目成果,通过了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发展部组织的成果鉴定。

  据介绍,该集团开发了钛及钛合金冷轧带卷专用核心工艺,突破了我国20辊轧机生产钛带卷的成套关键工艺技术,实现了低氢低铁带卷的批量稳定生产;开发了钛焊管成型变形回弹补偿等技术,满足了PTA装置用钛焊管技术要求,在国内首次开发出的高效换热钛焊管,实现了钛换热管的异形强化及多维结构强化。其产品经化学成分、金相组织、力学性能、工艺性能试验和尺寸及精度检查与无损检测,各项指标满足PTA用钛管标准和ASTMB338标准要求,可替代PTA换热用无缝钛管。专家组认为,该成果创新性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打破了我国钛焊管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实现了低氢低铁钛产品的全产业链自主化。

  蒋士成表示,PTA用高性能耐腐蚀钛焊管研打破了钛焊管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实现了低氢低铁钛产品的全产业链自主化,PTA生产企业可以重点关注,扩大该产品在行业内应用。

  同时,由于拥有“海绵钛-钛锭-钛带卷-钛焊管”完整的产业链,技术行业领先,应用领域广泛,生产规模大,工厂整洁、操作规范、生产和检验等设备先进,在“中国PTA行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湘投金天2019)”上,湖南湘投金天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被授予了“PTA用高性能耐腐蚀钛材生产基地”。

  周慧表示,随着钛及钛合金在PTA装置中的应用,以及钛与PTA先进纤维复合材料的开发,钛工业与PTA产业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共同迎来发展新机遇。集团经过10年的沉淀积累、开拓创新,已拥有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钛产业平台,已成为中国钛企业三强之一。集团的大卷重宽幅钛带、高性能钛焊管、高性能钛合金棒材等核心技术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国外的垄断。集团产品已成功进入“国家队”方阵,成为了大飞机、核电、舰船等战略市场的核心供应商,也是国际市场在能源、海水淡化、海洋工程等领域高性能钛带和钛管的唯一中国供应商。目前,集团开发的钛焊管成型变形回弹补偿等技术,满足了PTA装置用钛焊管技术要求。

  “集团将以强大的平台、领先的技术、先进的设备,引领PTA装置用钛部件的发展,提升我国PTA装置的水平,进一步促进我国PTA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周慧说。

稿件来源:中国纺织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