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谈判重启之后 纺企需求有多大起色?
发表时间:2019-07-04     发表评论

  6月中旬以来,随着中美双方领导人会晤并重启贸易磋商,全球农产品价格整体反弹,棉花期现货行情也开启上涨节奏,其中CF1909合约从12720元/吨上涨至14300元/吨,涨幅达到12.42%。

  部分棉花经销商采取点价、仓单固定价、现货销售报价“三管齐下”,5-6月份冷清的棉花现货市场终于焕发春意,内地纺企停止观望,欲试水采购。值得注意的是,近半个月来,储备棉轮出日成交率重回高位。业内分析,近期棉花消费随着期货反弹开始回暖,棉花期现价格也正逐渐回归正轨,涉棉企业、投资商恐慌情绪受中美贸易谈判重启而减弱。

  那么目前棉花消费究竟有多大起色呢?根据对河南、山东、湖北、安徽、江苏等地部分用棉企业调查来看,棉花消费有“回暖”迹象但并不突出,仍有部分中小纱厂、织布厂、服装厂采取减产甚至停产来降低风险(三班改两班、两班改一班、工资按60-70%发放)。一些外贸公司、纺服企业表示,中美贸易战影响的主要是8-9月份订单(对7月份生产、销售的打压虽已出现但尚能通过多种方式消化)。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即使中美8-9月份贸易磋商取得良好进展甚至签署协议,订单回流、消费好转也需要“时间换空间”。

  首先,部分纺企经过一个多月原料、产品去库存,的确有少量补库的打算,但多以维持生产、随用随买为主。从调查来看,自5月中旬开始,国内很多织造服装企业就开启了“去库存、回资金、保经营”的模式,而且效果比较显著。随着时间推移,棉花等原料库存降至低位,从“不停机、保生产、降配棉、低风险”的角度考虑,加大竞拍储备棉、采购“点价”资源,但采购“点到为止”,少有囤货。

  其次,下游纱布市场低迷,产销倒挂,棉纱尚未形成对棉价的有效支撑。从调查来看,目前纺企库存棉纱亏损严重(大多超过1000元/吨);即使按7月初“双28”新疆机采棉内地库14500-14600元/吨(公重)计算,纺C32S纱线也几乎没有利润;如果采用储备棉与新疆棉现货搭配使用,纺C32S、C40S纱利润尚可,但能否及时出货并回款仍是个问题。

  再就是,中美贸易谈判仍充满变数,纺服企业接单及生产谨慎。中美领导人大阪会晤结果“中性”偏好,虽然美方暂缓对3500亿美元中国对美出口商品加征关税,但前提是要求中方大量进口美食品及农产品;且美方征税所有流程已经走完,随时可能落下,而中美重启贸易磋商只是又回到贸易战的起点,双方分歧依然存在,协议内容与谈判态度尚未发现变化,中国企业仍要做好对应这场“持久战、消耗战”的准备。

稿件来源:中国棉花网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