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市行情的急剧变化 中小纺企“稳”字当先搞经营
发表时间:2020-11-04     发表评论

  棉市行情的急剧变化,考验着棉花行业的企业及经营者。有人为棉花大涨前“没多进些棉花赚他一桶”而惋惜,有人为“忙着把库存纱千方百计卖了出去”而不舍于如今一吨白纱与前期的一、两千元的差价。不过,感叹归感叹,在这样一个突如其来的市场风暴下,更多一线的受多年市场风浪摔打的中小型纺企布厂还是以冷静的心态察看市场风云,安于现状,不敢冒险的企业比例较高。

  从总的状况看,一线企业没有应和“买涨不买落”的市场惯例而在棉价轰高时而大量压库,原因不全是资金不足,实力不济,更多是担心市场的“昙花一现”因而不敢妄动冒进,所以在市场大涨时,商品棉及成品纱的购销量并没有出现意外突破。

  同时,皮棉价格的上涨,必须有同等市场走势的成品纱线布行情支持,否则,没人干失衡的买卖。所以,在棉价高企的同时,纱线布的行情并未同频共振。而当纱线布价位稍后上去后,企业则在努力地采购与之相称的加工订单,而在手的未制成纱的棉花也好,纺出的纱也好,都差不多是有了“婆家”的待嫁女,以做订单,代加工的中游纺企,在轰轰烈烈的涨价风潮中,并没有多少获取暴利的,多年的勤进快销,压缩两端库存的谨慎态度,使更多中小企业的创利空间其实被“锁定”的一定幅度内。

  尽管眼下国际国内棉市出现了回落,但现价状态依然比国庆节前高,中小纺企业在手订单也大多可以做到年末,大小不等的订单主体还是内销产品的消化。信息员在调研问询时注意到,更多的一线纺企没有在没有保证销路的条件下大量采购原棉的计划,拟定的周转天数还是30-45天的居多,而且强调了订单支撑的经营决策条件。很显然,中小纺企以稳为先的心态较为坚足。

  当然,国际国内经济走势,疫情与美国大选风云,有关的信息客观报道都显示着民生消费刚需的欠强与变化,这一方向性的总体趋势只征让人稳中前行。纵然有人说做生意尤其像棉花期货类的交易是一场赌博,但出牌终归要按“牌路”来,在综合实力并不是很强的中小型纺企经营上,乱市求稳,也不失是一条求生之策。

稿件来源:中国棉花网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