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这一全球重大公众事件让所有人措手不及,非织造行业一时间成了“明星行业”,行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作为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物资重要原材料的纺粘、熔喷非织造产品多次成为“热搜”关键词。但纺粘、熔喷非织造布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定的发展问题。有观点认为,后疫情时代纺粘熔喷非织造行业挑战大于机遇,企业应当寻找战略性合作伙伴,保障产业链上下游合理供应;同时要加强自主创新研发,打造更具市场竞争力的高附加值产品。
在日前召开的第27届中国纺粘和熔喷法非织布行业年会上,数十家企业负责人结合自身发展情况,对我国纺粘、熔喷非织造行业发展提出了切实的建议。
提升产品质量 完善产品标准
今年2月~3月,在纺织品与医疗用品资质不完全匹配的情况下,我国口罩、防护服等相关防疫物资仅用半个月时间就完成了极度紧缺到供需基本平衡的转换,并在后期成为全球抗疫物资重要生产地,这不仅体现出我国非织造行业产业链的配套优势,也充分展示了行业企业的社会责任心。但在疫情初期,纺粘熔喷产品需求激增,大量外来资本进入行业,由于市场监管不严格,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现象时有发生,尽管后期国家相关机构出台政策进行整顿,但依旧对行业秩序和信誉产生一定影响。
多位企业家联名提出,在纺粘熔喷非织造产品需求明显提升的当下,具有社会责任意识的非织造企业不应当盲目投资,而是应该理性地选择进行中长期高端产品投资,加强基础研究,建立产品研发基地、产品检测中心,有计划、有节奏地提升产品质量、打造企业特色、维护市场秩序。
天津泰达洁净材料有限公司在疫情期间承担了国家调配任务,7条生产线全部开满,并全力保障熔喷布质量。公司副总经理许浩表示,多年脚踏实地,泰达公司更加注重产品质量,疫情期间没有盲目扩产,而是选择高质量的中长期投资过程,公司明年5月将上马一条完全自主创新2.4米宽幅生产线。
纺粘熔喷布需求激增,大量外来资本进入行业,熔喷布产能急速扩张,产品标准不完善的问题进一步凸显:一方面现有参考标准制定时间较早,与当前产品应用情况和质量要求不完全贴合,影响产品生产和检测,另一方面,新出台的各类推荐性参考标准并不能为企业生产提供专业建议,不利于产品质量把控。
据广州检验检测认证集团王向钦介绍,我国医用口罩分为医用防护口罩、医用外科口罩、用即弃医用口罩,非医用口罩包括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日常防护性口罩、儿童口罩,各类口罩标准的主要技术要求各不相同。截至今年7月份,广检集团为全国12731家企业提供了口罩、防护服等防护产品检测服务。检测大数据显示,口罩产品整体不合格率为34.3%,其中,颗粒过滤效率总体不合格率为42.3%,防护效果总体不合理为89%。“口罩检测不合格率高的原因并不是产品质量不过关,而是由受检企业资质不对等、参考标准不匹配、企业对标准认知不准确等多种因素导致。”王向钦说。
浙江金三发集团有限公司集团董事长严华荣提出,今年以来,国内新上千余条纺粘生产线,若产能全部释放,会对行业造成巨大影响,只有高质量产品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这需要统一的标准来衡量。严华荣建议,在保障市场供应的同时,行业相关机构应该及时缕清现有各类强制或推荐标准,制定新标准、修改原有标准,提高标准的针对性,以保证行业有序发展。
加强行业监管 拓展应用领域
“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纺粘、熔喷等防疫相关物资市场需求都将保持高位。”结合当前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南开大学国家经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戴金平分析到,中国经济正在快速回归常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恢复很好。新冠肺炎疫情属于突发事件,不会从根本上改变商业周期,这也是为什么今年前三季度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复工形势好于预期的原因。纺熔非织造行业经过快速发展必将进入产业结构调整期,合理释放产能是行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然而,在纺粘、熔喷产品相对紧缺的一季度,部分企业借机哄抬物价,导致熔喷布价格一度暴涨,严重影响市场秩序,经过多方协调目前已恢复至相对理性阶段,但后期影响并未完全消失。同时,由于地方企业更多的期望自我配套,大量低端熔喷产品进入市场,尽管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相关产品需求量在一定时间内保持高位,但依旧存在熔喷产品产能严重过剩的风险。
“加强行业培训和,加强终端材料市场调研,引导新进资本更好发挥产业价值非常必要。”江苏丽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尤祥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在他看来,上游标准不能限制下游应用,产品创新必须要加强终端材料的调研,阶段性应急产品不应该成为市场主导,但当前是拓展产品应用领域的关键时期。他认为,国家监管机构应当做好行业数据分析,企业要明确自身的投资去向,加强基础研发,实现应用范围的拓展。
贝里国际集团HHS事业部亚洲区市场部总监沈宁非常赞成这一观点。她表示,纺粘熔喷产品市场势必回归理性。新冠肺炎疫情为纺粘熔喷产品在医疗和工业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的契机,这一机遇既现实又迫切,关注产品后道应用,才能实现纺粘熔喷产业巨大产能的合理、安全的释放。
对于行业应用领域的拓展,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李陵申提出,纺粘熔喷行业应聚焦全产业链上制约行业高端化发展的薄弱环节,坚持创新驱动和需求导向,积极推进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才能实现新应用领域的拓展,提升全球竞争力。
开展战略合作 实现产业升级
以纺粘熔喷产品为代表的产业用纺织品行业为我国纺织工业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也为全球抗击疫情作出突出贡献。但行业人士深知,不能沉浸在现阶段抗疫成功的成果中,应当未雨绸缪。
从长远来看,产业用纺织品依旧是全球纺织行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的重点,行业企业要做好后疫情时代应对准备,对于未来一段时间内都将处于市场需求高位的纺粘熔喷产品,更要打好基础、加强研发、练好内功、积极拓展终端产品用途,稳步消化当前激增的产能,实现产业结构的良好的升级。
工信部消费品司副司长曹学军建议,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纺粘熔喷非织造布行业首先应当打造、培育一批具有生产规模、具备技术牵引能力、具备社会责任心的龙头企业,并打造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自有品牌。其次要完善标准建设。尽管我国非织造行业已经具备完整的产业链,但依旧存在标准对接有差距、快速转换能力不够、医用与工业用产品标准转换不及时的问题。再次是要加强技术研发,依据数字化、智能化的先进技术,提升装备、产品工艺水平,实现新技术向新技术的转化。最后是要培育新市场。非织造产品具有众多应用可能,具备“无限替代”的潜力,应当借助当前契机,提升产品竞争力,拓展生活用品、工业用、医疗用领域市场,加强市场互动,开拓应用新领域。
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纺粘法非织造布分会会长陈立东认为,后疫情时代,我国纺粘非织造布行业应当确立随时投身防疫物资供应的战备思维、以“内循环”为主体建立经济发展新格局,高度重视过度投资带来产能过剩的风险,更加注重内部管理和质量提升,更加注重企业守法和诚信建设。未来,纺粘非织造企业应当瞄准质量管理制高点、创新技术制高点、技术装备制高点、人才培养制高点,在瞬息万变的市场转换中,调整产业结构,提升竞争能力,跻身行业或地区前列。
企业家纷纷表示,后疫情时代,挑战大于机遇,应当建立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保障产业链上下游合理供应;加强自主创新研发,打造更具市场竞争力的高附加值产品;凭借高端科技,构建稳定性强的智能化生产系统。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