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进口棉纱零星成交 出口订单取消下游毁约增多
发表时间:2020-04-02     发表评论

  据广东、江浙等地棉纱贸易企业反馈,近一周多来进口棉纱无论“期货纱”、即期还是保税棉纱都是零星成交,询价和出货延续低迷、冷清的状态;相较5/6月船期越南纱、巴基斯坦纱仍有些布厂、贸易商关注和索取报价单,印度棉纱则鲜有问津,成了“烫手的山芋”。部分进口企业因印度、巴基斯坦、印尼纱库存比较大,短期出货回笼资金的希望基本泡汤,因此现金流频频告急。

  印度期货纱不受欢迎有以下两方面原因:一是自3月25日起,印度全国封锁21天,导致棉纺织厂生产、贸易及港口装运全部处于“停摆”状态。随全球、东南亚等各国新冠疫情越来越严重,4/5月份印度封国措施取消的希望不大,因此企业不敢冒险放单给印度纱厂;二是印度棉纱受国内棉价偏高、人工成本、税收等各因素制约报价与越南、巴基斯坦纱相比性价比没有优势。从调查来看,3月下旬以来,巴基斯坦8S-16Ss赛络纺纱、C20S-C32S高配棉纱的内外盘报价基本一致,部分纱厂、出口表示,希望在印度封国的情况下,扩大对中国、孟加拉、越南等国棉纱出口,抢占市场份额。

  值得注意的是,半个月来贸易商反映下游织布厂、服装厂违约甚至毁约现象不断增多,有些进口企业因1月份囤货量大、收取合同保证金低甚至赊欠帐比较严重而处境堪忧;有些客户突然取消50%采购合同,另50%合同虽不取消但推迟执行,无法确定提货、付款日期,棉纱贸易商进退两难。

  一是3月份直接出口、间接出口纺服订单出现塌方式下滑,织造、服装和外贸企业陷入困境。据中棉行协统计,截至3月底集群部分直接出口布产品的订单降幅在50%~70%;二是由于国内持续面临新冠疫情输入性压力,中小纺服企业对是否接夏季、秋冬季订单持谨慎态度(复工复产后不得不再度减停产),内销订单的回暖、反弹力度大大低于预期;三是虽然央行降准降息释放流动性,但因大部分纺织、服装、外贸企业1-3月份都处于产销停滞状态,但工人工资、租金、贷款利息等等支出一样不能少,企业现金流全面告急(大环境表面宽松,中小企业口袋吃紧),棉纱毁约明显上升。

稿件来源:中国棉花网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