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文物修复工作,光静心不行,还要体力。”在中国丝绸博物馆(下称“中丝博”),楼淑琦戴着老花镜,弯着腰,拿着小磁块,压在桌上的明代丝织品文物上,做着平整工作。这一环节,她已进行了很多天。
作为纺织品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的依托单位,中丝博承担了中国各博物馆大量纺织品文物修复工作。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记者探访这一纺织品文物“医院”。
在修复室的工作台旁,坐着身穿白大褂、戴着口罩与手套、手里拿着镊子或针线的修复师,清一色为“女天团”。从事修复工作20多年的楼淑琦是其中资历颇深的一位。
她修复的文物达百件,其中就有清东陵慈禧陵的文物。
一件是黄江绸绣五彩五蝠平金佛字女龙袍,另一件是绿绉绸平金绣福字女夹衣,均为慈禧入殓所用。
因在镜框中保存时间过长,它们被河北清东陵文物管理处送到中丝博时,服装变形和纤维糟朽情况极为严重。糟朽即为朽烂。
“那件写满‘福’字的夹衣,装饰带、花边很多都脱散了。”楼淑琦回忆道,尤其是夹衣的袖口,经线断了只有纬线,拿在手上,变成了一绺一绺,像玉米须一样凌乱;衣服上的“福”字,金线都有不同程度的脱落。
因为衣服分里外两层,楼淑琦需要将面料和衬里分别进行修复;糟朽严重,缝的时候力度不能太大;丝线凌乱,就一根一根理直;“福”字金线脱落严重,就按照原来的针线走向,细心缝补。
同古籍修复一般,纺织品文物修复也需“修旧如旧”,过多的缝补会对文物造成二次损害。“有些文物,是脆的,针扎下去就一个窟窿。”楼淑琦说。
针对脆弱糟朽的纺织品,她选用了由中丝博和浙江理工大学联合研发的绉丝纱。修复时,在文物下垫一块背衬,上面盖一块绉丝纱,把文物夹在两者中间,再沿着文物破损边缘缝补。
“这就好像汉堡一样。”楼淑琦笑着说,带“福”字的夹衣袖口,就是这么修复的。
然而这样的操作,特别费眼睛。因为绉丝纱薄如蝉翼,透光度极好。有时缝补久了,根本感觉不到纱的存在,得借助灯光,在某个特定的角度下才能看到。
楼淑琦平均一年换一副老花眼镜,从周一站到周五,腿会肿得一压一个坑,“女天团”基本一周要做一次理疗,从而缓解肩膀、颈椎上的酸痛。
“这不是一个‘修身’的职业,更多还是要耐力。一件衣服修复4个月是家常便饭。”楼淑琦说,有时遇到的文物很脆弱,一碰就碎,根本不敢用力;碎成一块一块的纺织品文物,甚至看不出形制,需要查阅大量资料。
现在她们修复的,大部分是其它博物馆送过来的文物。馆藏的纺织品文物,楼淑琦说“这辈子、下辈子都做不完”。
因墓中出土的丝绸大多穿在墓主人身上,出土时味道很大,难免会留存一些有害物质。一上工作台,“女天团”就要做好层层防护,口罩、白大褂、手套,一样也不能少。
采访楼淑琦时正是上午。短短几小时的工作,她的手心就全是汗水。
明年,她60岁了,就要退休了。回顾20多年的古代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生涯,她说,唯有对文物的热爱,才能坚持下来。“几千年文明,需要修复保护的东西太多,能修的人太少了。”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