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以来国内棉市阶段性形成四个市场价 多渠道销售成为当务之急
发表时间:2021-10-27 发表评论
10月份以来,国内棉花市场阶段性形成四个市场价格:一是10月8日启动的2021年第一批中央储备棉投放日均成交价;二是郑棉主力合约CF2201对应的仓单价格(需要考虑出入库费、交易交割成本);三是2020/21年度新疆陈棉的成交价格(11月中旬前仍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四是新疆棉花加工企业、棉花贸易商2021/22年度新棉的报价。棉花价格“四重奏”,市场有些混乱,买卖双方反复试探不可避免。
据统计,截至10月26日,郑棉仓单2479张(+25张),较2020/21年度同期减少2283张,减幅达到47.94%。截至26日,2021/22年度新疆棉区累计公检皮棉80.9988万吨,较上年度同期减少23.84%。2021/22年度新棉报价与郑棉CF2201合约“倒挂”超过2000元/吨,不仅贸易商、期现公司基差采购很难大面积展开,10月中旬以来只有少量升水达到1800元/吨以上的高品质机采棉零散成交,新疆轧花厂也没有套保销售的机会。
阿克苏某中型棉花加企业表示,由于短期多个棉花“市场价格”的存在,加上相关部门调控力度不断加码以及部分省份“双控+双限”,导致棉花、棉纱等消费遭遇阻力。近期棉纱累库现象有所加重使各方担忧上升,短线新疆加工企业实现套保、避险的希望较小,“解套”期拉长。因此继续下调籽棉收购价、严把籽棉质量关(如拒收超水超杂籽棉)、提高轧工质量、多渠道销售成为当务之急。
稿件来源:中国棉花网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