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纱询价、采购较前2个月明显趋缓 报价由暗跌转为明降
发表时间:2021-09-02     发表评论

  从近日对河北、河南、山东等地部分棉纺厂调查来看,8月下旬以来郑棉CF2201主力合约跌破17200元/吨整数关口(盘中低点17105元/吨,目前多空双方在17200-17500区间僵持),广东、江浙等地部分织布厂、贸易商棉纱询价、采购较前两个月明显趋缓,棉纱报价开始由暗跌转为明降。

  河北邯郸某8万锭棉纺厂表示,虽然8月中下旬江浙、广东等地织造、面料企业下单积极性持续减弱,但各轻纺市场棉纱贸易商、中间商采购囤货的热情偏高,很大比例棉纱进入流通环节,因此无论棉纺厂还是贸易商都达成默契,纱价试图高位企稳,对老客户、大客户优惠扩大至200-300元/吨。

  据了解,目前50S及以上高支精梳、普梳纱接单差强人意,加上近一个月进口SJV PIMA棉、新疆长绒棉报价持续企稳(并没有跟随郑棉跳水回落节奏),高支纱报价下调幅度比较小,C40S及以下支数棉纱品种成调整的“主力军”。

  为什么纺企终于扛不住,被动下调棉纱报价了呢?业内分析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目前沿海地区棉纱贸易商采购已基本饱和,囤货操作减少,而布厂采购大多“随用随买,看单拿货”;二是8月份下旬以来,部分棉纺厂棉纱累库越来越明显,流动资金被占压,纱厂担忧加剧;三是部分织布厂、面料和服装企业2021年四季度新单不理想(有些企业只撑到9月中下旬),消费终端对棉纱、棉花消费预期转空;四是随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江苏、河南、湖北等地棉纺厂快速复工复产及新疆棉纱运输出疆大幅好转,棉纱供应量明显增加。

稿件来源:中国棉花网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