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小见效快效益高 铁岭开原养柞蚕养出经济生态“双丰收”
发表时间:2022-11-01     发表评论

  深秋,在开原市上肥镇挠贝村的一处上坡上,一棵棵柞树的树叶上已经挂满了蚕茧,村民常勇和十余名工人正在进行采摘工作,在半个月的采收期内,常勇和工人每天都早出晚归。采收下山的蚕茧经过一周的生长后,就可以蜕变成蚕蛹上市销售。

  “现在我们每天都需要雇40名村民,一部分负责上山采蚕茧,另一部分负责在山下剥蚕茧。”常勇告诉记者,从7月开始,蚕农们就陆续把蚕卵从低温的库房移到山上,进行“放蚕”。蚕上山后,蚕农们会时刻注意蚕宝宝的食量变化,等它们啃光柞树一侧树叶后,及时把转移到另一侧,直至蚕吐丝结茧变成茧蛹后,便可进行售卖。常勇有近10年的养蚕经验,他培育出的蚕品相好质量优,每年都有来自西丰的固定客户前来收购。

  10年前,常勇经常和同村的村民一起外出打工,因为没有技术只能通过干力工挣点微薄的收入,一次回家时他听说村里有养柞蚕的,这让他感到十分好奇,通过对柞蚕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常勇决定结束自己的外出打工路,回到挠贝村发展柞蚕产业。

  常勇告诉记者,挠贝村地处山区,林地资源丰富,非常适合柞蚕养殖。养蚕每年占用的时间不多,并不耽误种地。虽然周期短,但是养蚕也是个辛苦活,每年的1月份从清理柞蚕林开始,随后孵卵、放养、移蚕、结茧、采茧等,每个环节都马虎不得。

  柞蚕可以说全身都是宝,随着近些年人们对其综合利用价值关注的提高,柞蚕的市场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大。常勇说,一到9月摘茧的时候,外地来收购的车一辆接着一辆,每年蚕茧都供不应求,收购的价格也越来越高。常勇承包的1000亩柞蚕林每年蚕茧产量1.5万斤,年收入能达到30万元,同时也能带动几十名村民家门口就业。

  常勇养蚕致富仅仅是上肥镇一个缩影,近年来,依托丰富的柞树、山坡资源优势,山肥镇把柞蚕作为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山区农民增收的一项特色产业来抓,从而激发群众放养柞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柞蚕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柞蚕生产投入小,见效快,效益高,成为山区农民致富最好的短平快项目,不占用耕地、不使用农药,属典型的绿色环保产业,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丰收”。

稿件来源:辽宁日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