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性货币政策仍将发挥重要作用 明年将着力防范化解房地产、地方债风险
发表时间:2022-12-24    作者:杨志锦 发表评论

  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下一年经济发展和政策走向的重要风向标。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12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对2023年的货币政策和金融风险化解工作进行定调。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支持力度。在精准的要求下,诸多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在明年可能继续使用或者增加额度,甚至不排除央行继续创设新工具的可能。同时,内外部制约降低,货币宽松也有一定空间。

  此次会议指出,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压实各方责任,防止形成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在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部分,会议特别指出了要稳妥化解房地产风险、地方债风险。

  结构性货币政策继续发挥作用

  中国货币政策的定调主要有五个范畴:宽松、适度宽松、稳健、适度从紧和从紧。2009年,由于金融危机的冲击,当年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010年以后,中国一直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

  2021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今年的安排是,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

  从今年央行的操作看,央行分别于1月、7月各降息10BP,当前一年期MLF、7天逆回购利率分别为2.75%、2.0%,相比去年末降低20BP。存款准备金率方面,央行今年4月、12月两次降准,当前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7.8%。与此同时,央行创设多种结构性工具支持特定领域。

  从市场利率看,4月以来,在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同发力下,市场流动性始终处于充裕的状态,驱动隔夜资金利率、7天期资金利率以及1年期银行同业存单收益率等主要市场利率持续走低。不过近期市场利率有所回升,但DR007仍低于政策利率水平。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支持力度。相比去年定调,“灵活适度”调整为“精准有力”,其他几乎保持不变。精准意味着结构性货币政策继续发挥作用、支持特定领域,有力意味着货币政策要真正作用于实体经济并见到实效。

  2020年后,各类专项再贷款工具陆续创设,今年创设得更为密集。据记者梳理,今年央行再次先后推出至少6400亿元再贷款工具,具体包括2000亿元科技创新再贷款、1000亿元交通物流领域再贷款、1000亿元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400亿元普惠养老领域再贷款、2000亿技改再贷款。此外,央行还表示将推出保交楼专项借款,但额度未明。再加上支农支小再贷款、碳减排支持工具,央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箱已十分丰富。

  值得注意的是PSL时隔三年后再度重启。2020年2月后,PSL一直表现为净偿还。但今年9月PSL净新增1082亿元,10月净新增规模上升至1543亿,11月进一步增加至3675亿。央行11月16日发布的《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披露,为发挥金融对有效投资的支持作用,运用PSL支持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机构为基础设施重点领域设立金融工具和提供信贷支持。

  在“精准”的要求下,前述诸多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在明年可能继续使用或者增加额度,甚至不排除央行继续创设新工具的可能。广发证券资深宏观分析师钟林楠表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是稳信用的另一种方式,其兼具产业政策与金融政策效果。2023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方向可能是:基建地产、制造业、科创、双碳、能源等领域的政策性工具延续;与疫情相关的阶段性工具逐步退出。

  分析来看,结构性货币政策担大任有两大原因:一是应对有效信贷需求不足的问题。在融资平台和房地产两大“发动机”被压制后,信贷投放亟需找到新的支撑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负担着稳定信贷增长的重任。二是美联储开启加息缩表,对中国总量型政策形成制约,而结构性货币政策制约小,货币政策被迫更加倚重后者。

  但明年美联储加息节奏有所放缓,再考虑到明年国内物价不会对货币政策构成掣肘,明年货币政策总量宽松操作仍有一定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今年两次降准幅度均为25BP,而央行历次降准幅度大多是50BP或100BP甚至更多,本次仅降准25BP,是继今年4月后第二次降准25BP,显示出央行珍惜货币政策空间的意图。即便明年央行采取降准措施,单次降准的幅度可能也只有25BP。

  钟林楠称,降息是一个潜在的政策选项,目前暂时无法完全排除这一选择;但由于地产政策重点已经变化,剩余的贷款利率空间又较为珍贵,即便2023年央行再度降息,降息幅度应该也不会高于2022年。

  地方债遏增量、化存量

  央行发布的《金融稳定报告(2019)》(下称《报告》)披露了时间表:2018年边制订攻坚战行动方案,边落实各项工作举措;2019年承上启下,全面、纵深推进各项任务部署;2020年是攻坚战收官之年,力争从基本完成风险治标逐步向治本过渡,完成攻坚战的既定任务。

  站在当前的时点看,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实质性突破。比如宏观杠杆率高增长的势头得到遏制,宏观杠杆率在2016年-2019年稳定在245%左右。不过,近三年应对疫情冲击,宏观杠杆率有所上升。

  但防范化解风险是金融监管永恒的主题。此次会议指出,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压实各方责任,防止形成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在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部分,会议指出了要稳妥化解房地产风险、地方债风险。

  对于房地产风险,会议指出,要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同时,要坚决依法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

  以往房地产的问题一般是放在民生保障等部分,而此次则放在了防范化解风险部分。如果将金融机构当前的支持比喻为“输血”,那么房地产市场的复苏则是“造血”。现在“输血”已经来了,但要房企好起来,“造血”功能能否改善才是影响房地产行业下一步的关键,预计后续需求端仍会有政策支持。

  对于地方债风险,会议指出,要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坚决遏制增量,化解存量。究其原因,一方面法定政府债务余额超过35万亿,债务率已达到120%,法定政府债务负担压力已不小。另一方面,随着卖地收入的骤降叠加城投融资持续收紧,市场对城投债违约的担忧与日俱增。

  “受房地产市场影响,我们土地出让金收入大幅下降,加之很多专项债券项目收益不及预期,专项债券偿债压力较大。”江浙地区某地市债务办人士表示,“此外,平台公司转型发展不足,经营水平和盈利能力较弱,承担化债面临巨大压力,也增加后期财政可持续风险。”

  业界也提出了一些建议。中国人大网10月25日公布的《对今年以来预算执行情况报告的意见和建议》披露,有的人大常委会出席人员指出,今年以来地方政府债务偿还和隐性债务控制存在较大压力,建议进一步加强地方政府专项债及项目的合规性审核,围绕债务规模和结构、资金使用和偿还情况等做好风险评估预警。有的出席人员说,这两年一大批地方政府债务陆续到期,按时偿还有难度,建议有关部门提早谋划,形成预案。

稿件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