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2022年中国纺织大会以线上线下的形式在北京举行。本次会议包含了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第五届第二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纺织之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教育奖励大会、中国纺织创新年会、中国纺织企业家年会、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社会责任年会。
五个大会连续4年集中召开,高效协同,梳理总结过去一年行业发展情况,分析研判行业未来发展趋势,交流分享发展经验,表彰奖励先进典型和创新成果,为不平凡的2022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中国纺联会长孙瑞哲,秘书长夏令敏,党委副书记陈伟康,纪委书记王久新,副会长徐迎新、陈大鹏、李陵申、端小平、杨兆华等领导在主会场出席会议;中国纺联党委书记高勇,原会长杜钰洲、王天凯,原副会长许坤元等领导,以及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纺联第五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特邀副会长、监事长,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纺织协会及行业管理部门负责人,中国纺联各部门、各成员单位领导班子成员等320余人出席会议。其中中国纺联第五届第二次常务理事会应出席人数86名,实际出席人数83名,符合章程规定。
夏令敏主持会议。
会议听取了孙瑞哲所作的工作报告;中国纺联各分管会领导分别介绍了“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奖励总体情况,宣读了《关于授予2022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产品开发贡献奖等荣誉称号的决定》,介绍了2021—2022年度全国优秀纺织企业家、全国优秀纺织青年企业家评审等总体情况,宣读了《关于通报表扬中国纺织服装行业气候创新行动先锋单位和贡献者的决定》;四位来自高校、企业的代表围绕纺织服装行业创新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绿色转型、品牌引领作典型发言。
工作报告
孙瑞哲以《坚定信心,稳中求进,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题作工作报告。他强调,2022年极不平凡,是分界线、转折点。过去一年里,经历过新冠疫情的空前冲击、地缘政治的深刻影响,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外部环境风高浪急,各种风险挑战远超预期。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面对风险与挑战,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以韧性与耐心、坚定与果断,跨越重重峰峦,逆风翻盘,挺过了最困难时刻,迎来抗击疫情、复苏经济的重大转变。
转变不只体现在发展之机,更体现在恒久之势。他指出,党的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开启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阔图景。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这为我们下一步工作指明了光明前景、提供了根本遵循。
会上,孙瑞哲详细介绍了2022年行业发展的形势和取得的成绩。他强调,行业工作卓有成效,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作出贡献。一是问题导向,统筹当前与长远,引导行业健康发展;二是市场为先,衔接国内与国际,融入新发展格局;三是系统推进,平衡安全与发展,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四是创新驱动,聚焦科技与人才,构筑产业战略支撑体系;五是价值引领,激发活力与潜力,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六是协调发展,联动产业与区域,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当前,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脆弱性明显增强。地缘政治冲突持续深化,全球经济面临衰退风险,呈现高震荡、低增长特征。面对挑战,他强调,要坚定信心、发现机遇,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开新局。把握市场洗牌中蕴含的集约化发展机遇;把握消费低迷环境下品牌成长的机遇;把握产业格局调整中多元化布局的机遇。
他指出,当前中国纺织工业已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转化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对此,我们要顺应客观规律、重点发力。他强调,要把握重点,系统推进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其中,要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推进产业和区域协调发展。
2023年是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起步之年。面对未来发展,他强调,要凝心聚力,求真务实,做好2023年行业服务工作。一是以改善预期为切入点,引导产业健康发展;二是以稳中有进为总基调,巩固产业发展基本盘;三是以扩大内需为首要任务,打造产业发展的新循环;四是以守正创新为方向,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五是以产业布局为重点,推进城乡融合与区域协调发展。
时代如炬,信念如磐;春秋作笔,经纬是图。让我们乘时代长风破万里浪,勠力同心、勇毅前行,始终把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开好局、起好步,以沉毅之行、卓越之见、慷慨之节、质实之心,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再添锦绣。
表彰奖励
李陵申介绍了“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奖励总体情况。
徐迎新介绍了2021—2022年度全国优秀纺织企业家、全国优秀纺织青年企业家评审等总体情况。
陈大鹏宣读了《关于授予2022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产品开发贡献奖等荣誉称号的决定》和《关于通报表扬中国纺织服装行业气候创新行动先锋单位和贡献者的决定》。
典型发言
会议邀请北京服装学院党委书记周志军,愉悦家纺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玉平,浙江美欣达纺织印染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龙方胜,达利丝绸(浙江)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林平等四位来自高校、企业的代表围绕纺织服装行业创新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绿色转型、品牌引领作典型发言。
北京服装学院党委书记周志军就新时期的纺织服装行业发展、行业对人才的要求和创新人才的培养谈了体会。她介绍,作为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纺织服装业,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力量。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作为特色鲜明的服装院校,北服始终服务纺织服装行业产业,逐步形成了“以艺为主,服装引领,艺工融合”的办学特色,为纺织服装业输送了大批人才,始终在人才培养中注重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在人才培养中注重贯通融合、多方协同,在人才培养中注重兼收并蓄、守正创新。
周志军认为,事业之兴,关键在人。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纺织服装业更高质量发展也需要更多创新人才的引领驱动。北服目前已经构成了人才选、用、育、留的完整链条。在这个人才工作链条中,北服与兄弟院校在长久的办学积淀中,有着面向全产业链的学科专业体系和育人经验,而各大企业身处纺织服装行业产业最前沿,对契合新时期发展需要的纺织服装业人才有着更精准、更全面的认识。热切希望加强与行业务实合作,在中国纺联的统筹领导下,以构建人才培养共同体的新姿态,共同致力于培养行业产业创新拔尖人才。具体来说,就是要树立三大理念,构建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发展的新格局;优化四个生态,建设共同体协同育人的良好环境;完善六大机制,实现校、会、企协同育人;创新三大实践,推动协同育人走深走实。
愉悦家纺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玉平结合愉悦家纺实际发展分享企业绿色科技转型的经验。愉悦家纺经过近几年的动能转换、转型升级形成了科技创新、工业设计、人才教育、智能制造、绿色低碳、品牌经营、要素匹配、标准制定、市场信誉、社会责任等十大优势,凭借综合优势和创新能力,公司生产经营完成了“两个转型”:即产业上由单一的居家纺织向居家和产业用纺织融合转型,产品上由常规通用产品向“专精特新”绿色低碳产品转型,开发了两大类健康纺织新制品、开辟了CBTI数字睡眠疗法新模式、开创了绿色柔性供应链新途径、开启了未来研发新方向,走向了产业的高端。
他介绍,2022年愉悦家纺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创新:一是开发了健康纺织新制品,向价值提升度拓展延伸,自主开发了多种医疗健康纤维新材料和系列健康助眠新产品。二是开辟了数字医疗新模式,向消费精准度拓展延伸。三是开创了柔性供应新途径,向合作依存度拓展延伸,如先销后产选爆品;以销定产零库存;快销快返优效能。四是开启了未来研发新方向,向产业纵深度拓展延伸,着重在医用纺织材料、卫生保健纺织材料、防护纺织材料等三个方面发力。
面对未来发展,王玉平表示,今后愉悦家纺将按照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补短板、强弱项、增优势,围绕数字赋能、绿色转型和消费升级三大终极目标,不断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动能转换,治理提升,以低碳科技驱动创新发展,以数字工厂推动转型升级,以健康产品培育新动能,加快纺织板块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打响高端制造品牌和特色消费品牌,为纺织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而持续奋斗。
浙江美欣达纺织印染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龙方胜进行了绿色循环助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分享。美欣达公司一直致力于推动绿色生态、循环产品可持续发展,不断优化生产技术,提升效率,达到节能减排等,通过数字化完善绿色管控体系,自2018年起连续荣获国家级、工信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等机构颁发的多项绿色生产类奖项。
在绿色设计方面,公司首先在原材料上选用更加环保的纤维进行多元组合搭配设计。产品开发主要围绕绿色环保、功能运动类,其中,有机产品认证今年同比增长22%,再生回收认证产品同比增长68%。公司持续打造核心生态系列新品,建立清晰、全面、可视化的产品矩阵呈现系统。今年前11个月,产品出口销售同比增长63%。
在绿色生产方面,公司长期与东华大学、江南大学等高校在绿色减排等项目上有所合作。自2018年起,使用光伏发电占公司印染用电量的18%,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1274吨。此外,美欣达通过信息化、数字化全面改善能效和生产管理项目,包括度能、APS排产、智能验布、自动测配色等从设备层、资源层、平台层、应用层打造智能制造解决方案。通过源头管控、末端治理、能源数据的在线监控,以达到降低运维成本;采用柔性生产,来满足客户对“库存压力的管理”;并对双罐溢流机进行改造,实现了ERP、自动配化料系统、中控系统信息数据交互。
在社会环境方面,公司一向合规减碳,并于2021年积极参与了废旧纺织品回收相关技术规范的标准制订。龙方胜表示,美欣达将继续携手业内同仁为建设中国纺织价值链的“生态系统”而努力。
达利丝绸(浙江)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林平围绕数智赋能、绿色创新,从四个方面介绍了企业的发展经验。
一是节能减排,以设备迭代实现新旧动能转换。达利丝绸智能剑杆织机、智能电子提花机、智能高速针织大圆机全部采用意大利进口设备;淘汰了传统丝绸面料精练生产线,改为节能环保的高温高压无碱清水精练生产线;引进当今最先进的全自动穿综机,一台机器可以代替20个人工等。
二是绿色发展,以清洁能源构建低碳模式。公司利用厂房屋顶,建有装机容量8兆瓦的光伏发电系统,年发电量约800万度,可满足全公司95%的电能需求;年节约标煤约38000吨,减少粉尘约5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8000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约80吨。公司还新建了工艺先进、设备优良的3500吨丝胶蛋白处理系统,经处理后纳管排放的污水COD排放指标远低于环保排放要求。
三是数智赋能,以信息化改造达到降本增效。近年来公司通过“四个流程再造”,对传统设备进行智能信息化改造,建立全流程数智一体化系统,建设了夜间无人值守的智能化黑灯车间,使准备车间用工数量由500人减少到70人,设备运转率由75%提高到95%以上。公司应用5Gn+工业互联网技术将MES生产管理系统与时尚产业深度融合,构建制造一体化、管理智能化、数据信息化、控制自动化的丝绸配饰智能工厂,实现从设计、织造、裁剪、收发、车缝、整烫、钉标到检验、包装一体化生产流程的无缝对接。生产周期从30天缩短至7天,产能提升了5—10倍,推动丝绸行业新的生产模式和创新应用。
四是科技创新,以技术革新实现可持续发展。公司科研团队通过对丝绸面料精练设备改造和工艺革新,实现回收提取丝胶蛋白,降低真丝面料精练废水处理成本,实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