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是困境也是契机,看服装企业如何顺势而为,加码“疫后”发展
发表时间:2022-05-11    作者:董笑妍 发表评论

  疫情的反复冲击,让很多企业陷入了一定的困境。面对疫情和由此引发的其他不确定性,纺织企业该如何应对?在经营受阻的情况下,企业都在做些什么、想些什么?经营者、专家们又有哪些建议?就此采访了部分企业和机构的代表,贴近了解一线状况,为行业探究方向,引发思考。

  新一轮疫情的爆发,再次带来了整个社会层面的起起伏伏,被迫暂停运转的城市们,不仅为当地消费带来了巨大冲击,也引发了较为严重的物流问题,整个服装产业也因此陷入困境,3-5月正值2022年秋冬备货季,服装企业们如何渡此难关?

  近期,由中国服装协会针对12个服装产业集群、127家服装企业展开的2022年春季线上大调研显示,疫情期间,在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中,“运营成本上涨”高居榜首,其次是“市场需求下降导致订单不足”,其中内销订单下降趋势更为明显;从企业规模来看,中小企业效益下滑更为突出,大型企业效益持平的占比居多,定制和国风企业效益实现逆势增长;但随着企业逐步适应疫情防控步调,在参与调研的企业中,65.4%的企业开工率已达到90%以上,24.4%的企业开工率在80%左右,行业整体复工复产稳步推进,各家企业都在展开积极展开“疫情自救”行动。

  大杨集团:疫情打不倒企业的信义与承诺

  虽然突发的疫情带来了交通管制、物流停摆、快递受阻等一系列连锁反应,但不论是在大杨集团的生产车间、检验车间,还是运输车队,甚至厂区门岗,大杨人都在用比以往更加兢兢业业的态度工作着,甚至开发出了“新技能”——门岗化身临时“中转站”、采购员变身“保管员”、业务部门开启“云验货”,在信誉至上的大杨,保证交期始终是对客户承诺的必达使命。

  近期,由于上海疫情防控形势较为严峻,一些无法按期生产的订单开始转到国内其他地区,位于大连的大杨集团也接到部分服装定制订单。据大杨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胡冬梅介绍,如今大杨集团订单量饱和,生产满负荷运行,也因此,在疫情期间稳定生产供应、畅通物流运输、保证按期交货显得尤为重要。

  虽然订单饱和,但全国多地持续多发的疫情,也对大杨集团的正常生产经营产生了一定影响。胡冬梅表示,大杨集团在全球的600多家面辅料供应商中,受上海疫情影响的供应商有90多家,影响比较严重的有20多家。

  来到3月中旬,大连疫情防控形势也突然升级,又让大杨集团面临交通停运、物流停摆、部分员工无法通勤等问题。面对这一情况,大杨集团及时安排家在管控地区的员工入住职工公寓,并组织通勤车辆接送员工上下班。同时,大杨集团还积极与当地政府沟通,紧急建立疫时收发货物中转站,由集团车队来回转运,无缝衔接原料采购与进出口货物运输,保障“最后100公里”的物资配送。

  而最让胡冬梅感动的是,供应链各方的通力配合。如,4月13日,一个杭州供应商的货几经周折送到大连,“整个过程非常辛苦,虽然这一车的原料价值还不到1万元,但实际用车费用已超过1万元,并且供应商还主动提出承担这部分费用。”

  同时大杨集团自身也在力保交期,4月,一批原定走上海的货物,顺利由大连转道北京,再包机发往国外客户。“大杨集团创业多年来始终坚守对客户的一诺千金。”胡冬梅表示。

  “产业链协同才能共生共荣。”胡冬梅谈及企业的疫情应对之策时表示,各企业都要在供应链方面多做储备,尤其是对关键的面辅料做多元化开发。“如疫情前,一家客户一直采用德国科德宝的产品,但该公司是最早受上海疫情影响停运的企业之一,当时我们不得已临时去找可替代的产品,打样、测试、确认,周期很长,很容易影响正常生产,后续我们也需自省,针对该类情况提前做出备选供应方案。”

  赢家时尚集团:企业应加强危机预演

  “服装产品开发讲究季节性、时效性,但因为江浙沪等地实施封控管理,供应商停工、停运,导致企业的原料供应周期变长,设计师无法如期选料、打版,延迟了现有设计进度,影响了服装生产上新的正常运转节奏。同时,运输受阻带来的原材价格上涨,也对企业的成本控制带来明显压力。”当谈到疫情对公司的影响时,赢家时尚集团副总裁袁琼表示。

  目前,赢家时尚集团正在争分夺秒抢时间,赶制夏装和秋装新品,努力让企业生产运营回到正轨。

  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当下,除了保生产外,赢家时尚集团也在很有魄力的以数字化为驱动,推动建设集约化采购、快速翻单、高效化物流的供应链管理体系,不断提升集团供应链上下游的协同能力。目前,集团的全球首个高端女装全智能供应链平台的生产规模已达500多万件,年增速在20%以上。

  针对本次疫情对服装产业产生的影响,赢家时尚集团执行副总裁吴庆业认为,疫情之下,市场消费意愿只是被阶段性遏制,企业对未来依旧要充满信心;受困于疫情的这段时间,正好可作为企业在商品力、渠道业态、优化管理等多方面查漏补缺的契机。

  “在商品力方面,企业要做到对商品矩阵的灵活调整,比如疫情之下公共活动减少,就要在布货时偏重日常系列;渠道业态上,线下实体店经营受阻,正是对导购进行系统培训提升的好机会,让店员们动起来,减少忧虑情绪;优化管理上,成本上升致使品牌更要聚焦核心商品,通过出现问题的自省自查,提高企业的综合经济效益。”赢家时尚集团正是这样做的。“多年来,服装行业时常预演如何应对危机,大家都在喊着‘狼来了’,但当‘狼’真正来了的时候,很多企业发现自己还是没做好准备。在本次封控中经营受阻较严重的企业,应该反省其中是否有自身原因。”吴庆业表示。

  市场变了、消费者变了、消费习惯变了、渠道变了,本次疫情带来的变化还打破了服装企业对过往成功的路径依赖,“品牌已经不可能通杀市场,以往本土企业定好方向三五年不动,就能顺理成章盈利的时代一去不返,今后的成功之路转变为了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深度探索,我相信一家企业有没有对市场、对顾客进行过深度研究,一定会对其未来产生深远影响。”吴庆业如是说。

  晨风集团:更紧密的供应链关系是今后重点

  此轮疫情中,晨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金坛、昆山、宿迁等长三角地区的多家服装工厂和2家上海公司均涉疫情防控,令企业压力陡增。“最严重时,工厂基本处于停工状态,面辅料进不来、物流送不出去,产品只能积压在仓库。”晨风集团高级顾问尹国新表示,在这种情况下,已经有客户考虑将订单转至东南亚。

  晨风集团在过去数年孵化了多个服装品牌,已初见成效,但本次也受到了疫情影响。前段时间刚举行了品牌秋冬装订货会,尹国新说:“以往此时举行的秋冬订货会约占全年品牌销售的60%,如今也不得不转到线上,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让买手们下单也变得非常谨慎,只有往年20%-30%的订货量。”

  虽然遭遇了一些疫情影响,但晨风集团如今的运转已基本恢复正常,尹国新对晨风集团、对中国服装产业仍信念坚定,“短期看影响较大,尤其是储运问题会给生产商、品牌商很大压力;但长期看,只要疫情得以控制、解除封锁,市场和产业链都会随之重拾信心,很快复苏,中国服装产业是很有韧性的。”随着后续市场需求的逐渐复苏,具备供应链优势的企业将抢占更大市场先机。

  “但需要警惕的是,国际品牌商对中国服装供应链逐步增加的风险顾虑。”尹国新提醒说,“2020-2021年中国服装出口整体是上涨的,但2022年的疫情‘倒春寒’使国内管控更严,东南亚地区反而放开了,不仅导致订单回流,也许本来属于中国的部分订单也会流失。”

  在外贸大订单收缩的背景下,本土服装供应链需深入考虑如何形成更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尹国新也表示:“一路走来,我们都在考虑如何与顾客互动,真正了解品牌商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一是,用多快的速度提供市场需要,不是越快越好,而是要准确;二是做柔性供应,重点在于与品牌方相互理解、有效沟通,产业链合作决不能再抱着‘一锤子买卖’的态度。”

  D.SIGN:疫情期间拿出一把“内视镜”

  “其实相比于本轮疫情中的部分其他行业而言,服装行业是比较幸运的,并没有陷入彻底停摆的窘境,虽然困难很多,但大多在可控范围内。”D.sign品牌创始人邓风说,“本次疫情是各企业自身运作情况的试金石。”

  据介绍,南京衣概服饰有限公司创立于2013年,目前拥有D.sign、一概、FREEZE三个品牌,店铺近200家。其中,D.SIGN品牌定位在有个性、有主见、追求丰富精神品味的年轻群体,致力于研发独特的裁剪及崭新的设计元素。

  “疫情刚出现的2020年,我们基本没什么改变,但到了2021年,我们开始重建自己的财务模型,深入探讨如何降本增效,到底哪些能减,在哪增加,这项举措对公司未来影响重大。”邓风表示,本次疫情敦促企业实现了内部改革,以往没那么大魄力、没那么紧迫要做的内部调整,在疫情的压力下得以深入贯彻实施,为企业未来发展打下了更坚实的制度基础。因此,D.sign品牌在疫情之下虽然没有迎来太大增长,但也没有收缩。

  “尤其是逆境当中,企业文化的作用尤为巨大。逆境是检验企业文化的最佳机会,很多隐藏的不一致的思想会在其间冒头,你甚至能更清晰地看到每个员工的真实态度与想法,因此我建议,服装企业们在会议中不要过多探讨外部环境,而应更多检视自身问题。”邓风建议说。

  雅绮服饰:将疫情作为推手,学会多条腿走路

  连日来,东莞市雅绮服饰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一片繁忙,工人们加班赶订单,楼上营销中心挂满了样衣,两名主播正在直播带货。

“疫情初期的严格管控对公司生产和业务拓展都产生了一定影响,我们要争取把一季度积压的订单在一个月内完成。”东莞市雅绮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剑波说,公司现阶段的首要任务是把订单赶回来。

  在抢抓生产的同时,雅绮服饰也在线上渠道拓展上取得了一定突破。疫情确实影响了线下销售,但直播业务反而让企业销量逆势增长。“直播让工厂直接下沉至C端,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效率也更高。”刘剑波说,接下来公司会向直播供应链方向拓展,与头部MCN机构合作。疫情成为了公司“触电”的一次推手。

  目前,雅绮服饰已调整为主要以电商供应链业务为主,分为三大业务板块,自主品牌的开发、生产与销售,占比30%;国内互联网品牌、线下女装品牌的ODM贴牌加工,占比50%;外贸出口业务,占比20%。

  “未来,我们计划将外贸占比提升到30%—40%,多板块运营,提升抗风险能力。”刘剑波说,过去太依靠单一市场,接订单很被动,接下来,企业要扩大跨境电商平台供应链服务,“在保证国内订单的同时,争取把外贸订单量做大。”

  在服饰行业摸爬打滚十多年,刘剑波深知“下好先手棋”的重要性。在刘剑波看来,每次危机过后,都是一波市场的大洗牌,消费者会更加理性,对服务的要求也更高,要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才能抢抓先机。

稿件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