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棉花不是消费驱动 短暂的价格冲高难以持久
发表时间:2022-09-05     发表评论

  正当市场纠结于新年度棉花供应减少多少时,上周(8月29日-9月2日)ICE棉花期货突然转身,12月合约以连续大跌的方式开始新年度第二个月的交易,至周五收于103.21美分,单周下跌12.3%,基本上回到了USDA供需预测发布前的位置,也回填了8月12日留下的跳空缺口。

  即使跌到这个水平,市场看跌的情绪还在释放。问题的根源在于,当美棉供应大减的预期兑现之后,市场在等待更大幅度的减产,尤其是美国,近期的暴雨和洪水造成的影响还需要美国农业部9月份供需预测来验证。近期,美国整个产区暴雨洪水不断,苗情也有好转迹象,产量预期似乎在发生变化,这种不确定性对市场来说就是利空影响。

  另一个最直接的利空是,宏观面风云突变导致棉花需求下降的预期突然加重。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会议上对加息的强硬表态,瞬间让金融市场清醒了许多。此前,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的加息态度会趋于温和。随着加息预期的突然升温,美元指数继续发力上冲,连创20年新高,棉花被卷入美股、大宗商品掀起的新一轮下跌。即使不考虑美元上涨的因素,随着冬季的到来,欧洲的能源价格上涨已经发生,预期中的棉制品和服装消费下降也即将成为现实。

  一段时间以来,市场围绕美棉减产究竟能否抵消需求下降的讨论一直不绝于耳。从国际机构的表态来看,上周ICAC的月度报告认为,天气将是影响2022/23年度棉花市场主线的重要因素。到目前为止,美国、巴西、巴基斯坦和澳大利亚的棉花产量均出现大幅下调,目前全球供需已经出现约60万吨缺口。ICAC认为,由于全球性极端天气导致棉花产量预测大幅调整,因此持续的价格波动和潜在的价格冲高或将贯穿整个2022/23年度。

  进入9月份,北半球主产国的天气仍将是市场关注焦点,后期的产量变数仍有很多,但同时,距离美联储下一次加息也更近了。目前来看,美元上涨和需求下降占据上风,市场要维持较高的价位必须有新的利好出现,否则短期内棉价将难以再次冲高。笔者浅见,当前棉花不是消费驱动,短暂的价格冲高难以持久。

稿件来源:中国棉花网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