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轻纺加速跑 编织皖江崛起图
发表时间:2010-03-02     发表评论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明确提出,加速壮大轻纺产业。目前,安徽正充分发挥农产品、劳动力资源和区位优势,加速轻纺产业扩张升级,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

  这里是位于安庆市望江县的申洲针织集团安徽生产基地,作为中国针织的龙头企业,申洲针织集团2008年来到望江投资生产高档服装项目,在提前完成一期项目之后,又刚刚与望江县签订了总增资2000万美元的高档时装生产的二期项目。

  申洲针织品(安徽)有限公司 总经理 夏晓鸣:“我们(一期项目)从投资建厂,一直到建成,仅仅用了110天,那么这个速度在其他地区是做不到的,所以说从整体的运作来看我们非常非常满意。目前我们(一期)有3500多人吸纳进来。”

  望江只是八百里皖江上的一颗珍珠,凭借着原材料优势、区位优势、生产成本及政策优惠等综合优势,安徽正在着力打造沿江纺织服装基地,羽绒制品、箱包、鞋帽等产业集群。

  中国科学院经济地理与区域发展研究室副主任  张文忠:“安徽省劳动力非常丰富的,同时我们在纺织服装这个行业基础也非常好,轻纺作为一个承接的重要的产业,我认为是非常正确的一个选择,可以进一步提升实力,同时可以解决大量的就业人口。”

  家用电器作为轻纺产业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安徽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行业,仅在合肥市,已经拥有了海尔、美的、格力、三洋、华凌等10多个国内外知名的家电品牌,是全国家电品牌集中度最高的地区之一。海尔集团作为最早进军安徽的家电企业,深切感受到,10年间,合肥海尔伴随安徽家电产业发展,在规模效应和产业聚集上的巨大变化。

  合肥海尔工业园园区管理办公室主任 刘光璞:“从一开始的彩电的一个单一产品,现在发展到有冰箱、空调、彩电、洗衣机;产值从2000年最初的年产值15个亿,2009年达到将近150个亿;我们员工的就业人数从一开始的1千人,现在发展到直接的就业人数现在达到1万人。现在,我们觉得(家电)产业一旦形成集群以后,我们做起来更得心应手。”

  2009年安徽省四大家电产量超过了4000万台,其中冰箱产量稳居全国首位。到2011年,安徽家电产能将达到5800多万台,力争全国第一。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助理  高国力:“下一步应该在出台更密集或者更为倾斜的一些政策措施,切实引导东部的这些产业能够跟(皖江)城市带里面的产业融合,进一步能够做大做强。”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中,已经将轻纺产业基地(集群)建设重点设定为:

  ·合肥、芜湖、滁州家用电器基地,天长秦栏电子电器产业集群。

  ·沿江粮油加工基地,合肥、马鞍山乳制品,马鞍山、宣城等畜禽肉类加工,沿江、环巢湖水产品加工基地。

  ·安庆、芜湖、马鞍山、铜陵、六安等沿江纺织服装基地;安庆桐城、六安舒城羽绒制品,宣城箱包,芜湖鞋帽产业集群。

稿件来源:安徽电视台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