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银万国:本届华交会外商采购新变化显示近期欧美补库需求较为突出
发表时间:2010-03-05     发表评论

    我们的观点:纺织行业自09年10月以来出口需求回暖,但仍以补库需求为主。

  大部分企业表示,2010年前2个月出口情况明显好于上年同期,由于基数低和春节前发货因素,今年1月出口额同比约有20%多的增长,其中出口到美国的订单回暖最为明显,欧洲和日本恢复情况较为一般。目前订单普遍较满,有的已经签到7月份,规模较大企业价格有回升,但同时原料价格也在上涨,利差扩大或缩小因企业情况而定。从历届华交会成交额看,08年3月达到峰值36.8亿美元,09年迅速回落至22.4亿美元,我们预计本届华交会成交额高于09年仍逊于08年。本届华交会上有个现象,老外偏爱库存商品,主要也是新品的价格高于老款的库存品,部分采购商表示他们的库存实在很低了。我们从美国批发业和制造业的库存销售比数据看,经过1年半的消化均已回落至历史低点,近期补库需求较为突出。

    人民币升值、招工难、原料价格上涨成为企业担忧的三大方面

  在目前需求有明显回暖的情况下,预期成本也在悄然上升,企业普遍反映今年人民币升值预期可能成为影响出口的最大变数,而劳动力和原料能源成本上升压力也不容忽视。对大部分企业而言,和大客户的产品价格是一季一定的,有的甚至半年签订,刚性成本上升必然将缩小利润空间,签单相当较谨慎。不同的企业对人民币升值的承受能力不同,比如现阶段勉强盈利的中小纺织企业,人民币如果升值3%,这些厂就可能扛不住;如果升值5%,即使是实力较强的大企业也会被压得喘不过气来,有些企业已提前布控汇率风险。

    成本上升倒逼“中国制造”

  升级,创新、提质、转型是行业必然选择。我国目前纺织服装出口商品仍以中低端为主,国际竞争力主要来自低成本优势,然而近期沿海地区用工成本上升,企业通过各种渠道降本增效才能实现2%-3%的利润。成本上升倒逼“中国制造”升级,部分企业通过产品创新吸引订单,例如采用聚氨酯材料生产记忆枕头和靠垫企业在金融危机中基本没受影响,这些产品99年在日本兴起后传到欧美、近两年才进入中国,企业利润率要明显高于传统的毛巾、套件等家纺企业;采用大豆纤维、竹纤维等新材料制成的纺织品利润更为丰厚,吸引海外客商的订单。我们认为转型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出口外贸企业培育自主品牌、加大内销比例,或者通过网络等新渠道销售;另一方面是未来国内劳动密集型行业在布局上,可能将制造加工环节逐步内迁,而设计、销售等高附加值部分仍留在沿海,在竞争路线上也有所侧重,不再以“价廉物美”作为主要诉求,而转以追求“价高物优”,应对日益增高的劳动力成本等,提高抗风险能力。

    危机使得纺织行业集中度提高,强者愈强。大企业订单恢复更快、溢价能力强、棉花库存多、对外币进行套期保值,抗风险能力较强,建议关注估值较低、基本面转型行业龙头,鲁泰A、伟星股份、华孚色纺,维持增持。

稿件来源:申银万国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