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缓步增进经贸联系
发表时间:2010-03-15     发表评论

  对台湾和中国大陆而言,增进两岸经贸联系仍需慎重行事。

  台湾行政院上周作出的允许中国大陆金融企业投资台湾银行业的决定堪称一个意义重大的里程碑,与台湾方面近期采取的开放两岸直航等其他措施相一致。这反映出两岸在经贸方面的联系正日趋紧密。

  但两岸在进一步推进经贸关系方面仍然是小心翼翼,尤其是台湾方面。依据新的规定,单个大陆金融机构在一家台湾银行中持股最多不超过5%,大陆银行在单个台湾银行中的持股总和不得超过10%,说明台湾政府部门在开放陆资方面仍倾向于稳步渐进。而外界之前曾传言,大陆银行持股总和的上限可达20%。

  台湾方面显然担心,若给予更多政策空间,规模庞大的大陆银行将很快能主导台湾银行业。考虑到两岸之间的复杂关系,这一担忧既有政治考虑也有经济方面的原因。

  对于大陆机构涉足台湾金融服务业的不安情绪已相当明显。一家投资者财团从美国国际集团(AIG)手中收购台湾南山人寿保险公司(Nan Shan Life Insurance Co., 简称:南山人寿)的计划之所以迟迟得不到台湾监管部门批准,部分原因就在于台湾方面担心该财团得到大陆资金的支持,尽管该财团对此矢口否认。

  这样的担心不无道理,因为对大陆银行来说,从商业角度看参股台资银行的吸引力值得怀疑:过去五年来,中国四大上市银行的股权回报率平均值均高达两位数,而台湾大型上市银行方面只有第一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First Financial Holding Co.,, 简称:第一金控)能够做到这一点。台湾银行数量过多,激烈的竞争导致银行业利润率较低。

  对台湾而言,如果台资银行获得大陆方面的对等待遇、获准在大陆开展业务,那么得到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但台资银行若要利用好这一机会把业务发展壮大,就需要获得大陆方面的让步,允许他们比在大陆经营的外资银行更快地获准开展人民币贷款服务。

  不过,台资银行并不一定就能够在大陆市场取得成功:即便是面对台资企业,他们也很难夺取市场占有率,因为许多台资企业已与其他银行建立了稳固的关系。

  整体而言,两岸经济关系的走势应该很明确,台湾有关部门肯定会慎重把握推进两岸经贸关系的速度。

稿件来源:道琼斯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