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快报]人大代表高德康:优化布局 推进产业有序转移
发表时间:2010-03-17    作者:孟杨 发表评论

    在产业转移过程中,作为市场主角的企业遭遇转入地配套产业链不完善、招工难等无奈。解决产业转移“水土不服”的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今年两会上,国家把优化产业布局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实施和承接产业转移也成为很多地方优化产业布局进程中的一致动作。全国人大代表、波司登集团董事长高德康在接受《纺织服装周刊》采访时表示,必须大力推进产业转移,拓展发展空间,构筑新的竞争优势,才能促进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优化产业布局,做好产业有序转移,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产业集群是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寻求新突破的有效手段。受土地资源紧缺、用地成本飞涨、人力资源匮乏、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电力供给不足、能源及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面临全新挑战。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产业区域性调整和企业梯度转移势在必行。

    高德康代表分析说,2009年以来,波司登着力把常熟基地办成研发、物流与销售为一体的总部基地,生产基地重点向苏中、苏北地区转移。一方面缓解了苏南地区劳动力资源补充不足的矛盾,另一方面也为当地农民提供了更多就业岗位,增加了农民收入,实现了保增长、保民生、保发展。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波司登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是直接投资办厂。即由波司登公司直接出资建厂、购置生产设备,同时由波司登总部派遣管理团队,在当地如德州、泗洪基地招收工人组织生产。另一种方式是扶持当地加工企业加快发展。选择有发展前景、管理规范的企业进行合作,波司登公司出资金建厂房,双方合资购设备,企业的日常管理与生产都由当地企业负责。这种模式极大地降低了管理成本,也充分提高了当地企业的生产效率。除了上述两种模式之外,波司登正逐步由传统的“设计–生产–销售”模式向“OEM模式”转变。即波司登公司负责研发与销售,生产采取外发加工的方式解决。截至2009年底,波司登公司共有外发加工生产企业160多家。未来,波司登将下更大力量推进产业转移,拓展发展空间,实现“腾笼换凤”,有计划、有步骤地“北迁”,苏南要成为服装研发基地与品牌基地,苏中、苏北则要成为服装生产基地。

    高德康也指出,在产业转移过程中,作为市场主角的企业遭遇转入地配套产业链不完善、招工难等无奈。解决产业转移“水土不服”的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劳动密集型大企业大集团可以成为产业转移的主体。政府应该从政策上,比如税收、土地、用工等方面支持大企业集团将产业自觉从发达地区转移到欠发达地区;同时把经费落实到地方和企业,解决产业转移所需的人才培训问题。

稿件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