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了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会议强调,今后10年,必须以增强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核心,以科技进步和人才开发为支撑,进一步完善政策、加大投入、强化支持,坚定不移地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此前西部大开发的政策侧重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建设,这次非常突出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另外在现在‘以人为本’的背景下,又非常鲜明地突出社会建设。”四川省社科院西部大开发研究中心秘书长刘世庆表示,这是未来10年政策两个鲜明特点。
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核心
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优先发展教育,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积极发展文化体育事业,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西部大开发10年来,在中央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下,西部地区很多经济指标都大幅增长甚至成倍增长。1999~2008年,西部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5.8倍,年均增长高达23.8%。2000~2008年,西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2.79倍,年均增速高达15.97%。
经济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环境压力、社会转型以及体制障碍。当然,“前10年的政策没有错。”四川省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王小刚表示,正是有了前10年的投入,才使得西部地区有了发展的基础,才有能力进行经济和社会建设。
不仅如此,这10年打下的基础还需要夯实。此次会议仍然强调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
培育自我发展能力
其实,在10年的快速发展中,西部地区仍然出现了一种怪相,被称为“富饶的贫困”。资源被央企或者民间资本以比较低廉的价格输送到东部,而当地没有得到实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西部成为东部的原料采集地。
对于这一现象,现任国家发改委培训中心主任杜平在1月中旬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中央政府不会否认和漠视,但是解决起来需要一段时间。他表示,政府的做法在不断进行调整,包括资源的定价问题。“我相信政府有解决的途径,政府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包括西部大开发调整政策,都是要防止和减少这些现象。”
此次会议要求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积极有序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发展能源工业,改造提升资源加工产业,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其实,在国家以大量投资的输血型发展之后,怎么能够产生内生动力,进而形成西部地区发展的良性循环?四川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后强说,借助国家支持加大改革力度,建立符合科学发展的新的体制机制,形成良性循环是西部下十年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
李后强认为,必须构建科学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社会的积极性,提升区域带动力;增强产业聚集力;最终形成市场竞争力,铸造良性发展的内生动力。
刘世庆表示,要增强西部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需加大西部地区改革力度,许多制度创新的试点,能够放在西部的要放在西部,鼓励西部地区探索制度创新。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