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个方面的共同作用下,2009年冬季,中国羽绒服行业一洗颓势、爆发增长
连续下滑,羽绒服品牌期待2009
2009年国庆期间,江南还很温暖,中国羽绒服大王波司登集团董事长高德康在常熟接受记者采访时断言:预计2009年,整个行业将出现比较明显的企稳回升。
当时的预测不能让人信服,虽然已到10月,但天气还没有一丝寒意,上海南京路上很多人还穿着衬衫。如果2009年依然是个暖冬,企稳回升谈何容易。
事实上,在2006年,由于此前羽绒服销售增长一路高歌——波司登甚至曾在一个商场一天销售40万——让众多服装品牌和羽绒服生产厂家看好并进入这块市场。“2006年谁还没有做羽绒?”这句话在羽绒服经销商中流传,它们成了各家品牌争夺的对象。
但是紧接着的暖冬却使近一半的品牌损兵折将,库存积压,全行业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经营困难,企业亏损面扩大,一些中小企业倒闭。2007年市场接着消化库存。2008年,金融危机使中国羽绒服行业雪上加霜,市场疲软。据权威数据统计,2008年,中国羽绒服产量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3.62%;羽绒服出口量在上年下滑11.2%的基础上继续下滑,比上年同期下降9.2%;大型零售企业羽绒服市场销量下降5.15%。
接连而至的暧冬使得羽绒服销量增长连续下滑,更让看天吃饭的中国羽绒服企业陷入库存危机,羽绒服行业发展似乎一片茫然。
不过即使在这样一组数据面前,高德康的企稳回升论调同样也有自己的理由,在他看来,我国羽绒服装业正经历调整期,在衰退与发展、调整与振兴等多重矛盾影响下,走过了挑战严峻的2008年,尤其是时尚羽绒的兴起,2009年将迎来新的发展期。
高德康的话音才落,还没让人仔细思量,羽绒服企业最期待的寒流却来了。
行业把握时尚开始有“谱”
去年10月底后由北向南的一波波寒流,让老百姓和羽绒服商家都没有想到。
“出乎意料地冷”,到去年11、12月时,零下28度的气温在哈尔滨、吉林、沈阳多次反复、长时间出现,北京、南京、上海也出现多年不见的冷天气。寒流吹爆了2009羽绒服市场。
经济学界有所谓的“1度效应”,也就是气温发生1摄氏度变化,商品的销量也随之发生较大改变,何况2009年是5—10度变化。各商家的羽绒服销量较往年猛增,羽绒服提前进入销售高峰期。波司登在全国市场中多家商场屡次刷新单个商场单日销售纪录;与此同时,各大品牌也均有大幅增长,雅鹿上涨40%,艾莱依上涨50%。
在沈阳兴隆大家庭,羽绒服区负责人孙经理说,很多羽绒服品牌销售在进入去年11月、12月时,都比同期销售增长100%;而在东北其他地区和北京、山东等地,这样的情况比比皆是。
不仅天公作美,实际上在2009年,羽绒服企业也在探寻发展思路,这一年,时尚羽绒服发展已进入成熟期,“时尚度”成行业发展关键词。
早在2006年羽绒服行业受挫之时,一些企业就已经开始寻找突围之路,当时“羽绒时尚化”成为大家共识,到2007年,羽绒服企业集体改走时尚化路线。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主打时尚牌的羽绒服企业有近百家。比如波司登旗下品牌冰洁以年轻、时尚、活力、亲和作为品牌定位,以80后、90后为目标消费群;艾莱依核心定位为休闲、时尚、自然,目标消费群体为18—25岁的女性消费;雅鹿以时尚休闲为核心定位,目标消费群体为25—60岁的中高收入工薪阶层;就连一向定位比较成熟大众的鸭鸭也打出了时尚为风格的定位,目标人群为都市男女……羽绒时尚大战爆发。
尽管如此,何谓时尚,如何把握住消费者心理的时尚度,却仍是一个企业难以解决的问题。雅鹿集团董事长顾振华表示,2007、2008年羽绒服企业还无法准确把握住时尚羽绒服“度”的问题,搞不好就过了,时尚化太过成了前卫消费者也接受不了,毕竟羽绒服是大众消费品。2009年企业对羽绒时尚化要更加了解、稳定。
不过时尚羽绒服的确已经成为2009年消费者的最爱,给3年来连续受挫的羽绒服行业吹来了些许暖风。比如冰洁这个来自波司登集团的以“年轻、时尚”著称的品牌,2009年迅速“越位”。在2008年,其实现利润翻番,市场综合占有率排名第9,在2009年市场综合占有率跻身第5名,并成为80后、90后首选的时尚羽绒服品牌,引起行业内关注。
冰洁09新款设计新颖、时尚,在去年的第15届中国羽绒制品及服装服饰博览会上,冰洁羽绒服以时尚的设计理念一举斩获中国羽绒制品设计大赛第一名。如:“喧嚣”系列,设计灵感就来自虚拟的网络世界,各种意识和文化在服饰中充分展示,学院派文化等多元组合,是不少服饰时尚的表达方式,引来很旺的人气。
2009年,在阵阵寒流和时尚新风的共同作用下,中国羽绒服行业一洗颓势、爆发增长。
女装助推竞争升级
2009年羽绒服市场的另一个显著特色是众多女装品牌集体闯入,给一向偏于传统的大羽绒服市场竞争引入了更多时尚色彩。艾莱依集团销售总监金总认为,女装进入羽绒服竞争,对整个羽绒服行业来说是一个好事,因为女装的对时尚的理解和把握更加准确。
这在羽绒服的设计上体现得比较明显。与往年相比,2009年各品牌的羽绒服在款式上更加偏重“时装化”,女装偏重修身,色彩搭配上偏重亮紫、梅红、灰粉等亮色。款式也多了不少,有的在领子处加了皮草,有的加了花纹和腰带,一个品牌的中长款就有三四种样式。
每个品牌都在追求羽绒服的品质,在设计上注重“个性化”,使其告别臃肿的老印象。“这种观念的转变对整个羽绒服行业都有冲击。”顾振华说,据了解,加有皮草元素的雅鹿的羽绒服卖得很火。
此外,羽绒服的价格也有所提高,款式好些的价格在500元左右,再时髦些就要800元左右。高档羽绒服涨幅约两成,一件女式的长款羽绒服设计得更像一件时尚风衣,领子上有貉子毛装饰,售价高达2000元;档次稍低些的售价也上涨一成。
虽然时尚羽绒服在2009年取得初步成功,但是有关专家认为,随着消费需求的多样化发展,产品在保持时尚设计的同时还应进一步细分。一方面,按照功能划分,除保暖功能设计外,还应向专业化、专门化设计方向发展;另外,可按照年龄、性别、气温等进行差异化划分,并且还可以将其功能等进行交叉组合分类,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品牌成企业竞争突破口
不过虽然羽绒服市场竞争已呈白热化,但在品牌推广中羽绒服商家的竞争却处于初级水平,这是未来羽绒服品牌在竞争中的突破口。可以说谁掌握了品牌运作的密码,谁就有可能在今后的发展中实现突破性的飞跃。在以价格竞争、抄袭现象严重的羽绒服行业,要想让竞争突破胶着状态,高水平运作品牌是一种突围方式。
对2009年市场观察发现,羽绒服产品设计和制作水平已有了很大提高,高附加值产品在今后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所谓高附加值,其实相当一部分体现在品牌上,服装款式、色彩、面料等容易出现雷同,一个产品的设计或者是一项新技术,也可能花钱买到,但品牌的打造却需要很长的时间,也是唯一不可能通过抄袭和花钱解决的。
同时,目前中国羽绒服企业的品牌推广方式较为单一,以明星代言为主,范冰冰、赵薇、夏雨、袁泉、张娜拉,明星们一个比一个名气响。但是相当多的品牌并没有按照明星代言的规则去推广,结果请了明星代言,可我们的消费者却记不住分不清到底谁代言了哪个品牌。事实上,明星代言是品牌推广的有效方式,如果选择得当,的确可以为品牌增色的,但它不可作为品牌发展的“救命稻草”。
推广方式单一,不知如何投入,做品牌投入巨大,这都是目前很多羽绒服企业的困惑。
其实做品牌的确需要花钱,但是花少量的钱也可以做品牌,企业可以考虑方式更加多样的营销方式。比如通过新闻营销,完全可以以低成本撬动一些新闻事件,进而实现传播;公益化营销及娱乐化营销也是品牌传播的一种方法,但需注意与广告的相互结合。我们相信成功一定有方法,如果运用得当,完全可以实现品牌跨跃式推进。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