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水农村市场:纺织品“下乡”路漫漫
发表时间:2010-04-14    作者:《中国纤检》杂志 发表评论

  近日,关于2010年工信部将启动“纺织品下乡”这一项目的消息在业内不胫而走,这是继“中纺圆桌论坛2009年会”国务院推出振兴纺织工业规划,明确提出“开拓农村市场”之后,“纺织品下乡”这一话题再次被推向风口浪尖,成为纺织业界关注的焦点,各纺织媒体和纺织企业对此反应十分强烈。

  然后,并不像“家电下乡”、“汽车下乡”那样振臂一呼应着云集。“纺织品下乡”虽然早已在业内炒的沸沸扬扬,但是热闹的炒作并没有加速纺织业进军农村市场的步伐。

  扩大内需  纺织品下乡亟待启动

  早在2008年,备受金融危机冲击的中国纺织业在海内外消费需求下降的背景下,就达成了“扩大内需就要开拓农村市场”的共识。

  另外,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2009年1月全国重点出口商品量值表统计数据显示:1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共出口152.31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减少近1亿美元,同比增幅为-0.65%;2009年1—3月我国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340.62亿美元,与去年同比下降9.03%。以上数据充分体现了2009年我国纺织品出口增速延续了2008年的低迷态势。而就国内市场而言,受金融危机大环境的影响,国内纺织品销售也不容乐观,城市消费市场趋于饱和状态。
因此,在外需萎缩而内需也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为应对纺织服装出口下滑的局面,纺织业界认为,创造需求是振兴行业的关键要素。然而,面对相对饱和的城市消费市场,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及有关部门不得不另谋出路,提出了纺织品“下乡”的策略,希望国家在家电、汽车“下乡”的同时,开辟另一扩大内需的渠道——纺织品“下乡”。应纺织业届的呼声和经济发展形式的需要,2009年年初,国务院也提出振兴纺织工业规划,明确表示要“开拓农村市场”。

  2010年,中国宏观调控的重点进一步转向“扩内需、促销费”,工信部再一次将扩内需的目光投向了农民。 1月7日,工信部电子产品司的官员表示:2010年,工信部将考虑让更多的产品“下乡”,比如建材、网络、纺织服装等。此外,还将在相关政策上进一步完善。一方面为下乡产品建立专门的销售服务通道;另一方面引导行业和企业专门为农村市场进行针对生产,加快结构调整。霎那间“纺织品下乡”的口号传遍行业内外,许多纺织企业冀望国家能出台像“家电下乡”、“汽车下乡”那样伴随财政支持的政策,以刺激农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但是,纺织品下乡目前尚处于讨论阶段,有关部门欲以“阳光工程”为借鉴,通过“安居工程”的方式,将“建材、家居、家纺”三个产业捆绑“打包”,推向农村市场。

  然而,构想在现实面前裹足不前。时至今日,有关“纺织品下乡”的相关政策并未出台。据相关专业分析人士称,在拉动纺织经济的“三驾马车”中,实际的国内消费趋势稳步向上。特别是出口受阻后,越来越多的企业涌入内销市场“掘金”。其中,纺织行业对“下乡”政策的需求较为迫切。根据目前我国纺织业发展现状:衣着类商品CPI长期锁定负数,国内服装消费市场的竞争将越来越趋于“白热化”,出口型企业巨大的产能也一时较难在国内市场完全消化。所以,纺织品下乡是纺织业困境中的期待,相关措施亟待启动。

  农村市场 开启服装内销新时代

  然而,不管国家出台相关政策与否,纺织品下乡都是中国纺织业走出困境的关键,是大势所趋,且渐行渐近。
据了解,“家电下乡”、“汽车下乡”和“农机下乡”等政策的实施,有效刺激了农村消费的快速增长。相关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09年12月15日,家电下乡累计销售产品3430万件,销售金额583亿元。与年初有关专家预测的拉动消费1500亿元。1—11月农村消费增长15.7%,城市消费增长15.1%,农村快于城市0.6个百分点,从累计看,农村消费增速已连续11个月超过城市。随着农村消费增速加快,农村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也有所提高,1—11月农村消费额占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32.1%,比2008年同期占比提高0.2个百分点。

  以上数据充分证明,“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政策的实施对拉动我国经济增长成绩卓著,商务部已明确表示今年将继续这一政策,并将更多的行业纳入下乡计划,因此作为位于“衣食住行”基本需求的之首的纺织服装也必然会在下乡范畴之内。所以,农村市场将是经济危机形式纺织行业新的销售增长点,它将开启纺织行业服装内销的新时代。

  首先,政策上的支持。尽管至今我们也没见“纺织品下乡”国家相关扶持政策的出台,但“扩内需、促销费”乃是2010年中国经济宏观调控的重点,这一政策在近一段时间内只会加强,不会减弱。另有媒体近日报道称,已从相关部委权威人士处获悉,纺织品有望与“建材、家具、家纺”三产业捆绑“打包”,推向农村市场。

  其次,农村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众所周知,纺织服装业是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因此,拥有8亿多中国人口的农村市场其发展潜力不言而喻。另外,据相关资料分析,目前城镇居民人均衣着支出1166元,而农村仅为212元,农村与城镇人均在衣着方面的支出差距高达6倍。农村消费水平相对低下,这就为纺织品下乡提高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再次,农民收入决定消费。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家一系列扶农惠农支农政策的帮扶,农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农民收入也有大幅度提升。据测算,目前我国城镇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纯收入年均增长4.4%。预计几年后,城乡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年平均增长7.4%。因此,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市场的需求空间正在逐渐被释放出来,有望成为纺织品消费的主要增长点。

  量体裁衣 纺企应自主打拼下乡路

   对纺织行业来说,广袤无垠的农村市场看似一个开掘不尽的金矿,实际上也是荆棘丛生的荒芜地。

  “与国际和国内城市市场不同,农村市场有其自身的发展特点,纺织行业下乡之前一定要认真分析农村市场的发展特点,争取做到有的放矢。”郑州市知名服装企业——郑州泛美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樊风云在接受采访时这样告诉记者,与家电、汽车、机械等产品不同,纺织品服装产品众多、种类丰富,因此难以通过复制“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政策措施来进行,因此纺织企业要根据市场特点和自身产品定位来量体裁衣,自主打开农村纺织服装消费市场。

  首先是销售渠道的问题。由于农村交通不够发达,物流和配送体系不够完善,再加上销售终端少,所以如何完善消费渠道,建立合理的销售和服务网点,增加农民消费的便捷性是纺织品下乡首要解决的问题。其次,借鉴“家电下乡”的成功模式,选择个别子行业为突破口,有点及面铺开,从而全面打开农村消费市场。再次,考虑到农村生活环境,农民选择服装不仅注重颜色款式,更注重产品质量。所以,纺织企业应生产一些耐磨耐穿款式新颖的产品投入农村市场;最后,要注重产品的价格。农民实际收入水平虽然已经有了大幅提高,但相对城市来说显然还有些低,因而那些大品牌高价位投放一线城市服装企业显然在农村市场会水土不服。所以,调整服装价格,生产质优价廉的服装产品在农村市场才有发展才是问题关键。

  总之,“纺织品下乡”不仅是“家电下乡”、“汽车下乡”模式的延续,更是响应国家2010年“扩内需、促销费”这一经济宏观调控重点的有力举措。所以,“纺织品下乡”不仅是急需温暖的中国纺织业在困境中的期待,也是国家拉动经济增长的有力措施。纺织品企业应振作精神,做好充分的准备,借国家“行业振兴规划”之东风,吹响嘹亮的军号,打好这场振兴国民的经济之战。

稿件来源:李晓一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