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防辐射服只在一些特殊行业才使用,但随着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辐射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们的周围。当前,在商家的“推波助澜”之下,防辐射服的销售和宣传遍布大江南北,消费者在商家的精心“算计”下,纷纷购买,那么,防辐射服背后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呢?不伦不类。
高价赢得消费者信任
许多防辐射服商家可是“营销专家”,深谙消费者的高价心理效应,因此通过高价来增强消费者对其产品的信赖程度。还到处宣传防辐射的必要性以及防辐射服装的效用,并将面料检测结果用于服装。
防辐射服到底是商家的炒作还是确有其事?有消费者告诉记者,如今市面上一件普普通通的防辐射服的价格都在4、5百块之间,甚至小小的肚兜也能卖到200多元。如此“夸张”的价格到底有没有效果呢?记者在多家妇婴用品专卖店都看到了防辐射服,但是价差相当大,低的只有100多元,高的甚至可以达到了1000多元。
“防辐射服相当热销,许多‘准妈妈’为了宝宝的健康,都甘愿为此买单。”有店员告诉记者。其实,记者了解到,目前市面上防辐射服的热销,是消费者“盲目跟风”的结果。许多人对防辐射服的屏蔽效果并不是真的确信,但就像一位“准妈妈”说的那样,“大家都在买,身边的人都买了,我也想买一件,买了心里安心。”
有店员当面向记者展示了防辐射服的屏蔽效果:将手机置于衣服内,并包裹起来,拨打电话显示“无法接通”。专业人士表示,目前市场上的防辐射服确实有一定是屏蔽效果,但效果不尽相同。一位消费者说,她刚买来防辐射服将手机放在口袋里时,手机是没有信号的,但穿了几天后就又有信号,又能打通了。
精心的“误导性宣传”
“有效屏蔽电脑、家用电器和日常办公设备所产生的电磁辐射,对经常使用这些电器设备的人们有着不可低估的防护作用;能够促进和改善人体浅表组织微循环,增强人体的新陈代谢,对机体有着良好的保健作用。”记者在淘宝一家专卖防辐射服的店铺内看到这样一段说明。
以下是商家的宣传文字:国内外专家调查研究表明:怀孕期的妇女受电磁波的辐射将直接伤害到胎儿。由于胎儿的稚嫩和弱小,特别易受到电磁波的伤害。孕龄6周以前的辐射敏感性最高,小剂量照射就有可能造成胎儿及功能发育致畸形0-3个月的胚胎期胎儿,一般后果可能造成肢体缺损或畸形,有可能导致流产;4-5个月为胎儿的形成期,一般后果可能造成智能损坏甚至痴呆;6-10个月为胎儿的成长期,主要后果会造成胎儿身体机能低下、出生后体质和抵抗能力较差。甚至损伤中枢神经系统,导致婴儿智力低下。
许多厂家都在产品上附有产品合格证和检测报告,其实这只是一种偷换概念的误导。“产品合格证只是代表符合普通服装的生产标准,并不意味着它有某种防辐射能力。附带的检测报告也只能说明被检测样品具有防辐射效果,但并不代表所有同类产品都有效果。”有关专家指出,电磁辐射并不是“洪水猛兽”,不必对此恐慌。
专家:屏蔽最好远离辐射源
对于商家热炒的“防辐射服”,专家却不以为然。“屏蔽辐射的最好方法就是尽量远离电脑、复印件、打印机等辐射源,至于一般生活环境下的电磁辐射对胎儿的伤害是微乎其微。”
一些企业显然钻了没有防辐射衡量标准的空子,炒作防辐射概念,不受有关部门监督。
“手机测试屏蔽效果是不科学的。”上海测试中心的专家解释说,每个手机的灵敏度是不同的,再加上各个地方的信号、电磁场强度也不同,这种测试方法受外界因素干扰很大。屏蔽布是有屏蔽效果,但做成服装之后,在服装的袖口、领口、布料接缝等地方都存在大量空隙,电磁波可以通过这些地方进入人体,从而使得服装的实际屏蔽效果降低。“在领口等处敞开的情况下,实际上最多只能屏蔽掉90%的电磁波。”
国标未出台 难监管
我国还未出台关于防辐射服装的强制性标准。目前三种材质的防辐射服(硫铜化合物织物服、金属纤维织物服、电镀或化学镀织物服),都没有相关标准。国内只有一个电子行业标准,即《材料屏蔽效能的测试方法》。这一标准只能用在检验生产服装的材料上,材料的检验结果并不等同于衣服也具有同样的效果。
“防辐射服的质量标准至少应包括如下方面:首先是电磁屏蔽服的性能指标,其中最主要的性能指标是屏蔽效能;第二个指标是透气性,其吸湿性以及无毒性一样,都是屏蔽服的重要指标;最后还有一个指标就是它的色牢度或者是使用寿命是否经久耐穿,耐洗涤,屏蔽效能是否长期不变也是消费者关心的一个指标。”中国上海测试中心陆福敏教授指出。
“目前市面上的防辐射服装的效果还没有形成定论,需要做大量的跟踪对比试验才能确定。”专家认为,如果仅仅凭借一些使用的检测仪器 ,就推断防辐射服的质量好坏未免过于片面。“通讯手段尽量使用固定电话或者小灵通,避免使用手机,并介绍使用电脑、电视的时间。”
对于目前市场上各种防辐射服的质量,质检部门表示,由于国标未出台,很难进行监管。
我国每年有数百万的孕妇怀孕,由此产生巨大的防辐射服市场。在当今防辐射服被越炒越热的情况下,消费者几乎已没有能力鉴别质量的好坏,希望国家能尽快制定防辐射服的国家标准,以规范市场,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相关链接:如何避免“电磁污染”?
1、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重视电磁辐射可能对人体产生的危害,多了解有关电磁辐射的常识,学会防范措施,加强安全防范。如:对配有应用手册的电器,应严格按指示规范操作,保持安全操作距离等。
2、不要把家用电器摆放得过于集中,或经常一起使用,以免使自己暴露在超剂量辐射的危害之中。特别是电视、电脑、冰箱等电器更不宜集中摆放在卧室里。
3、各种家用电器、办公设备、移动电话等都应尽量避免长时间操作。如电视、电脑等电器需要较长时间使用时,应注意至少每1小时离开一次,采用眺望远方或闭上眼睛的方式,以减少眼睛的疲劳程度和所受辐射影响。
4、当电器暂停使用时,最好不要让它们处于待机状态,因为此时可产生较微弱的电磁场,长时间也会产生辐射积累。
5、对各种电器的使用,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如眼睛离电视荧光屏的距离,一般为荧光屏宽度的5倍左右;微波炉在开启之后要离开至少1米远,孕妇和小孩应尽量远离微波炉;;手机在使用时,应尽量使头部与手机天线的距离远一些,最好使用分离耳机和话筒接听电话。
6、男性生殖细胞和精子对电磁辐射更为敏感。因此,男性应尽量减少与电磁波太频繁密集的接触,而且接触时也要保持安全距离,一般是半米以上。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