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价上涨纺企估计不足 警惕资金炒作
发表时间:2010-04-22 发表评论
推高纺织业眼下这波上涨行情,最早是从棉花价格开始的。
作为我国的重要战略性物质,也是纺织业赖以生存的“根基”,棉花价格自2008年来出现的波动,直接影响到它的供求平衡。
在下跌与上涨的转变中,在对金融危机来产业形势的种种判断偏差后,棉花价格低谷后的“巨幅”反弹拉动了整个纺织服装业的成本上涨势头。
就此,三阳纺织(香港)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张世斌总结称,这是人们对产业回暖势头估计不足所至。
原材料普涨
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纺织业受挫,由此造成棉花需求不足,价格一路下降,这直接损害到棉农的种植热情,也为2009年中旬来的价格“反弹”埋下伏笔。
根据相关数据,在2008年11月底,国内3级棉花价格已降至10000元/吨上下。而来自中棉所的数据则显示,2008年籽棉售价跌幅高达22.2%,致使农民蒙受431亿元的巨大损失,进而造成2009年植棉面积和总产锐减,产需矛盾加剧。
当时,没有人预料到2009年纺织业的复苏,棉农的种植热情则在大幅损失中消失殆尽。
更为糟糕的是,对经济形势判断的偏差并没有停止,当产业开始回暖,业界对回暖态势的估计不足,让“受伤”的棉花迅疾呈现出供应不足的现状,仅仅到2009年国庆节期间,棉价就像一匹奔腾的野马,势不可挡,还是以3级棉为例,当时,其价格已逼近15000元/吨,比去年同期上涨了5000元/吨左右,上涨幅度达50%。大型纺织企业如山东魏桥纺织集团等则在随后公开对外上调皮棉采购价格,以吸引棉商关注。
“刚开始,人们只是认为2009年底的回暖仅仅是欧美市场在补库存,回暖期只有一两个月。”张世斌表示,“令业界没有想到的是,回暖一直持续到眼下,现在的情况是,经济稍有恢复,棉花就不够用了。”
目前,我国标准棉花价格指数早已突破16000元每吨的关口,接近每吨17000元大关。而高级长绒棉的市场价格则高达24000元每吨。
棉花价格的上涨只是开始,当棉花上涨,带动的不仅仅是棉纺织产业链条的整体成本上涨,按照理论计算,棉花价格每提高1000元,普梳纯棉纱的价格应该相应提高大约1080元。其它的化纤、茧丝绸等原材料价格则会以此做价格参照,在企业转嫁成本的选择中,以及通胀担忧中“蜂拥而上”。
根据相关统计显示,今年年初以来,化纤、茧丝绸原料、羊毛原料等产品的价格也不断上扬,比如,化纤产品中的氨纶,受供需关系不平衡影响,氨纶企业接连提价,氨纶40D价格从48000元/吨上涨到55000元/吨,涨幅为14.58%。澳大利亚羊毛价格,则从去年6月的45000元/吨上涨到80000元/吨,涨幅近50%。而白厂丝的价格从去年10月每吨17万元,目前已上涨到每吨25万元左右,涨幅超过47%。
这些涨价现实表明,眼下,自棉花价格快速上升以来,纺织服装业内的“涨价风潮”已几乎扩张至纺织业的所有原料领域,及加工领域。
棉花可能被炒作
由于棉花是纺织服装业使用最多的基础性原材料,对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都有一定的“辐射力”。在持续近一年的上涨后,棉花的价格走势也关系到纺织服装产业各个环节的未来发展,甚至是单个企业未来的采购、营销计划部署。
基于此,业界也纷纷探询棉花价格上涨的峰值。
张世斌认为,眼下,这波棉花上涨势头肯定将持续到新棉上市,而直到今年第三季常用棉都会短缺。
“现在的情况是,无论中国还是美国,棉花种植面积都在下降,库存棉也都所剩不多,依靠现有储量不足以拉低价格。”张世斌表示,“更现实的情况则是,眼下企业的操作会放大对棉花的需求,比如,目前一些企业预期未来的棉花价格会更高,觉得以后买还不如现在买,这样实际就放大了需求。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因素不得不考虑,那就是炒家的进入,会使棉花价格继续攀升。”
目前,正如张世斌所担心的一样,越来越多纺织服装业从业人员开始担忧棉花会成为市场投机炒作的另一个热点,就像2009年的大蒜一样。
支持这些“担心”的有一系列数据及经济现象作为支撑。如全球棉花产量、库存下降,需求大幅增加等将为投机资金炒作棉花价格提供有利条件,推高棉花期货价格,进而拉动棉花现货价格上涨。
根据美国纽约期货交易所2009年12月的数据,棉花非商业性多头持仓平均为65082手,与2008年同期的24645手相比,增加了40437手,增幅达164.08%。投机资金大举进入已成为影响国际市场棉花价格变动的一个重要因素。
而相比炒作资金进入的不怀好意,一系列供需不平衡的现实则更让人担心。
首先在种植层面,根据中棉所发布的《2010年棉花种植意向调查报告》,我国预测的意向植棉面积仍在继续缩减,大约减少4.9%,从2009年植棉面积7546万亩(中棉所数据)减至7176万亩上下。
来自美国农业部的数据则显示,全球棉花产量不容乐观,据美国农业部预计,2009/10年度世界棉花产量为2236万吨,为近六年最低水平,与上年度相比减少104万吨,降幅为4.44%。世界棉花期末库存为1126万吨,为近五年最低水平,与上年度相比库存减少201万吨,降幅为4.67%。
其次,在贸易环节,受困于棉价的持续上涨,已有越来越多的国家计划,或者已经减少棉花的出口,而这,流通量的减少将进一步推升棉花价格,为投机资金提供机会。
近日,从棉花生产大国印度传来消息,该国纺织品制造商协会(SITMA)正在开展游说工作,以敦促印度中央政府禁止原棉和废棉出口。他们这样做,主要是为了促使棉纱价格下降。该协会会长M S Mathivanan此前曾向外界透露,截至2010年3月,该国纱线价格已经在6个月内上涨了40%-50%,这对印度纺织工业造成沉重打击。他们希望政府禁止出口来抑制棉价上涨。
同时,全球最大的棉花出口国美国也于近日公布了他们的棉花出口数据,据美国农业部数据,在2009年,美国棉花出口量比上年度减少了17.17%。
最后,在需求层面,受益于全球经济的复苏,全球对棉花的需求正在增长,而棉花的供应出现了缺口。
据美国农业部及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3月份所作产销预测,2009/10年度,全球棉花产需将出现缺口,分别为293万吨和187万吨。此前,在2008/09年度,全球棉花供应是高于实际消费的,据这两个机构的测算,分别是57.8万吨和17.7万吨。
与此同时,在国内的相关调查,也显示出棉花的强劲需求。
来自国家有关部门的调查数据显示,3月初,在参与报告调查的纺织企业有86%准备采购原料,较2月初提高了15个百分点。
另一个相关机构的分析则表明,2010年中国需要纺棉1300万吨,产需缺口达620万吨。
目前,我国纺织服装业生产成本整体上升的主要推动力之一,就是棉花价格的持续上涨,因此,要控制成本的上涨,就必须控制棉花价格的大幅波动。基于此,我国在2009年曾三次抛储国家储备棉,这一政策曾在一段时期内抑制了棉花价格的上涨态势,然而,对于短缺的现实,要真正保证价格的稳定,让炒家无机可乘,就要避免供需失衡,保障每一个环节最上游到棉农,最下游到零售商的“有利可图”。
作为我国的重要战略性物质,也是纺织业赖以生存的“根基”,棉花价格自2008年来出现的波动,直接影响到它的供求平衡。
在下跌与上涨的转变中,在对金融危机来产业形势的种种判断偏差后,棉花价格低谷后的“巨幅”反弹拉动了整个纺织服装业的成本上涨势头。
就此,三阳纺织(香港)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张世斌总结称,这是人们对产业回暖势头估计不足所至。
原材料普涨
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纺织业受挫,由此造成棉花需求不足,价格一路下降,这直接损害到棉农的种植热情,也为2009年中旬来的价格“反弹”埋下伏笔。
根据相关数据,在2008年11月底,国内3级棉花价格已降至10000元/吨上下。而来自中棉所的数据则显示,2008年籽棉售价跌幅高达22.2%,致使农民蒙受431亿元的巨大损失,进而造成2009年植棉面积和总产锐减,产需矛盾加剧。
当时,没有人预料到2009年纺织业的复苏,棉农的种植热情则在大幅损失中消失殆尽。
更为糟糕的是,对经济形势判断的偏差并没有停止,当产业开始回暖,业界对回暖态势的估计不足,让“受伤”的棉花迅疾呈现出供应不足的现状,仅仅到2009年国庆节期间,棉价就像一匹奔腾的野马,势不可挡,还是以3级棉为例,当时,其价格已逼近15000元/吨,比去年同期上涨了5000元/吨左右,上涨幅度达50%。大型纺织企业如山东魏桥纺织集团等则在随后公开对外上调皮棉采购价格,以吸引棉商关注。
“刚开始,人们只是认为2009年底的回暖仅仅是欧美市场在补库存,回暖期只有一两个月。”张世斌表示,“令业界没有想到的是,回暖一直持续到眼下,现在的情况是,经济稍有恢复,棉花就不够用了。”
目前,我国标准棉花价格指数早已突破16000元每吨的关口,接近每吨17000元大关。而高级长绒棉的市场价格则高达24000元每吨。
棉花价格的上涨只是开始,当棉花上涨,带动的不仅仅是棉纺织产业链条的整体成本上涨,按照理论计算,棉花价格每提高1000元,普梳纯棉纱的价格应该相应提高大约1080元。其它的化纤、茧丝绸等原材料价格则会以此做价格参照,在企业转嫁成本的选择中,以及通胀担忧中“蜂拥而上”。
根据相关统计显示,今年年初以来,化纤、茧丝绸原料、羊毛原料等产品的价格也不断上扬,比如,化纤产品中的氨纶,受供需关系不平衡影响,氨纶企业接连提价,氨纶40D价格从48000元/吨上涨到55000元/吨,涨幅为14.58%。澳大利亚羊毛价格,则从去年6月的45000元/吨上涨到80000元/吨,涨幅近50%。而白厂丝的价格从去年10月每吨17万元,目前已上涨到每吨25万元左右,涨幅超过47%。
这些涨价现实表明,眼下,自棉花价格快速上升以来,纺织服装业内的“涨价风潮”已几乎扩张至纺织业的所有原料领域,及加工领域。
棉花可能被炒作
由于棉花是纺织服装业使用最多的基础性原材料,对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都有一定的“辐射力”。在持续近一年的上涨后,棉花的价格走势也关系到纺织服装产业各个环节的未来发展,甚至是单个企业未来的采购、营销计划部署。
基于此,业界也纷纷探询棉花价格上涨的峰值。
张世斌认为,眼下,这波棉花上涨势头肯定将持续到新棉上市,而直到今年第三季常用棉都会短缺。
“现在的情况是,无论中国还是美国,棉花种植面积都在下降,库存棉也都所剩不多,依靠现有储量不足以拉低价格。”张世斌表示,“更现实的情况则是,眼下企业的操作会放大对棉花的需求,比如,目前一些企业预期未来的棉花价格会更高,觉得以后买还不如现在买,这样实际就放大了需求。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因素不得不考虑,那就是炒家的进入,会使棉花价格继续攀升。”
目前,正如张世斌所担心的一样,越来越多纺织服装业从业人员开始担忧棉花会成为市场投机炒作的另一个热点,就像2009年的大蒜一样。
支持这些“担心”的有一系列数据及经济现象作为支撑。如全球棉花产量、库存下降,需求大幅增加等将为投机资金炒作棉花价格提供有利条件,推高棉花期货价格,进而拉动棉花现货价格上涨。
根据美国纽约期货交易所2009年12月的数据,棉花非商业性多头持仓平均为65082手,与2008年同期的24645手相比,增加了40437手,增幅达164.08%。投机资金大举进入已成为影响国际市场棉花价格变动的一个重要因素。
而相比炒作资金进入的不怀好意,一系列供需不平衡的现实则更让人担心。
首先在种植层面,根据中棉所发布的《2010年棉花种植意向调查报告》,我国预测的意向植棉面积仍在继续缩减,大约减少4.9%,从2009年植棉面积7546万亩(中棉所数据)减至7176万亩上下。
来自美国农业部的数据则显示,全球棉花产量不容乐观,据美国农业部预计,2009/10年度世界棉花产量为2236万吨,为近六年最低水平,与上年度相比减少104万吨,降幅为4.44%。世界棉花期末库存为1126万吨,为近五年最低水平,与上年度相比库存减少201万吨,降幅为4.67%。
其次,在贸易环节,受困于棉价的持续上涨,已有越来越多的国家计划,或者已经减少棉花的出口,而这,流通量的减少将进一步推升棉花价格,为投机资金提供机会。
近日,从棉花生产大国印度传来消息,该国纺织品制造商协会(SITMA)正在开展游说工作,以敦促印度中央政府禁止原棉和废棉出口。他们这样做,主要是为了促使棉纱价格下降。该协会会长M S Mathivanan此前曾向外界透露,截至2010年3月,该国纱线价格已经在6个月内上涨了40%-50%,这对印度纺织工业造成沉重打击。他们希望政府禁止出口来抑制棉价上涨。
同时,全球最大的棉花出口国美国也于近日公布了他们的棉花出口数据,据美国农业部数据,在2009年,美国棉花出口量比上年度减少了17.17%。
最后,在需求层面,受益于全球经济的复苏,全球对棉花的需求正在增长,而棉花的供应出现了缺口。
据美国农业部及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3月份所作产销预测,2009/10年度,全球棉花产需将出现缺口,分别为293万吨和187万吨。此前,在2008/09年度,全球棉花供应是高于实际消费的,据这两个机构的测算,分别是57.8万吨和17.7万吨。
与此同时,在国内的相关调查,也显示出棉花的强劲需求。
来自国家有关部门的调查数据显示,3月初,在参与报告调查的纺织企业有86%准备采购原料,较2月初提高了15个百分点。
另一个相关机构的分析则表明,2010年中国需要纺棉1300万吨,产需缺口达620万吨。
目前,我国纺织服装业生产成本整体上升的主要推动力之一,就是棉花价格的持续上涨,因此,要控制成本的上涨,就必须控制棉花价格的大幅波动。基于此,我国在2009年曾三次抛储国家储备棉,这一政策曾在一段时期内抑制了棉花价格的上涨态势,然而,对于短缺的现实,要真正保证价格的稳定,让炒家无机可乘,就要避免供需失衡,保障每一个环节最上游到棉农,最下游到零售商的“有利可图”。
稿件来源:服装时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