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此时,正是我国纺织行业受到金融危机冲击最严峻的时刻。从经济运行曲线来看,行业的各项主要运行指标在2009年2月均跌入谷底。之后在《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等一系列积极政策的支持下,行业逐渐走出低谷,经历了企稳回升的“v”形轨迹。
一年之后,我们仍能乐见这种势头。随着2010年一季度纺织行业发展数据揭晓,各项指标大幅回升的局面再次印证了行业回暖的事实。然而,深入分析增长方式不难发现,眼下某些强力拉动因素存在着不能长效支撑的隐忧。有趣的是,这些相互制衡的因素往往“混搭式”存在,若孤立看待势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伴随着海外需求的普遍复苏,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在2010年一季度迎来了较大程度的恢复,与此同时,我国国内消费仍然保持着旺盛态势,内销增速依然较快,占行业销售产值的比重继续提升,从而使一季度行业发展获得了内外销并举的双重市场基点。
这种里外开花的增长格局给行业回暖提供了全面优质的数据支撑。然而毕竟经历过危机风浪,关于各项积极政策在今年是否退出或收紧,以及由回补库存带动的出口增长是否逐渐回归真实的市场需求,成为下一阶段行业回暖持续力的两大未知。
受到市场回暖的鼓舞,行业投资增速也有所回升,2010年1~2月,纺织行业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实际完成投资额达218.72亿元,同比增长23.2%。在“三驾马车”的共同拉动下,加上去年同期的低基数作用,2010年1~2月,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7.05%,利润同比增长74.59%,均创下近年来的增速新高。
而在一季度全行业回暖之途中,受原料价格高涨与终端产品价格消化不同步等因素影响,子行业贡献率排位呈现变奏,即在本轮回暖中,上游子行业增量贡献要高于下游子行业。这种并非由终端拉动的产业链“高位”增长,也难免引发未来行业回暖持续力的忧惧。
实际上,从产品价格来看,2010年一季度,我国衣着类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增长1.7%,已经连续多月处于正增长区间,反映出行业在本轮快速回升中的一个重要动力来自于产品价格的提升,但衣着类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仍下降0.9%,说明我国纺织产品的内销竞争环节依然激烈。
虽然总体上行业回暖趋势明朗,但基础仍不牢固。面对2010年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主要发达经济体的“无就业”复苏之路还能走多远,现阶段部分地区面对的用工荒困局、来自国际环境的人民币升值压力以及飞涨的原料价格造成的成本上升等问题“混搭式”存在,对行业回暖进程过于乐观的表态仍为时尚早。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