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届广交会]“海外渠道”仍是外贸纺企营销短板
发表时间:2010-05-05    作者:陈光 发表评论

  一件离岸价格为七、八十美元的婚纱,放到美国第五大道专卖店的售价竟然高达1000美元左右。在第107届广交会第三期,广东一家婚纱出口企业销售人员几句简单的介绍,再次感受到了“中国制造”的渠道劣势。

  “其实,我们产品的生产加工水平是没有问题的,质量更不用说,设计方面也逐渐在缩小与国外的距离,但唯独销售平台,依然是短板。”江苏舜天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曹小建也者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对于纺织服装企业而言,向“微笑曲线”的两头延伸已经成为其在转型升级阶段努力探索的方向,其中,加大研发力度、采用自主设计已成为企业的日常践行。但是,这条曲线的另一端——销售渠道,却仍然是绝大多数纺织服装企业的短板。

  曹小建指出,在欧美国家,产品的终端销售渠道一直处于垄断状态,中国企业打进去的成本太高,不经过8年~10年的努力,很难收到成效。

  前述广东企业的销售人员则表示,在国外,依靠企业自身的力量“单打独斗”建立销售渠道难以逾越资金和人才的瓶颈。

  因此,企业普遍希望,政府能够助其推动海外营销渠道的建设。“比如,在境外设立一个专门的平台,用来销售中国的出口产品。”曹小建建议。

  在关于海外销售渠道的采访中,多数受访的出口企业依然将到国外去参加各种展会作为自己最主要的推广方式,对于设立分公司、直营店等长远布局策略没有表现出太多的意向。一位不愿具名的企业人士表示,目前,企业正常经营尚且自顾不暇,根本没有精力去考虑海外渠道建设的问题。

  然而,也有一些企业已经在渠道建设方面小有斩获。上海丝绸集团海外业务部的应丹萍就介绍:“目前,公司海外市场以经销商代理模式为主,合作方一般都是很有经验的零售商,有人脉也有市场,很适合企业在海外的发展。”

  曾经,上海丝绸也尝试过在俄罗斯莫斯科设立直营店销售其自主品牌,但最终铩羽而归。

  应丹萍总结的经验是:国外市场水很深,必须有熟知当地各方情况的合作者配合,否则不要轻言进入。

稿件来源:国际商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