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在不久前结束的广交会上,到会采购商的数量和出口成交额均呈现恢复性增长。但大多数企业仍然判断欧美终端市场的恢复情况不及预期,采购商对价格极其敏感,在原材料、劳动力成本双双大幅上涨的背景下,出口商与采购商的谈判陷入两难境地。
大型服装出口商广东省纺织品进出口集团负责人告诉笔者,纺织服装企业正在面临“保客户”还是“保利润”的尴尬,这届广交会上,不少欧美客户给出的订单报价甚至比工厂报给贸易公司的生产成本价还低了10%,“比如出口一条裤子,我们需要支付给工厂4美元,但不少国外采购商的采购价只愿给到3.5美元”。
截至5月3日,本届广交会上纺织服装累计成交24.08亿美元,比106届广交会(2009年秋季)增长11.7%,比105届广交会(2009年春季)增长20.46%。其中服装及衣着附件成交13.2亿美元,比106届秋交会增长4.6%,比105届增长25.17%。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在广交会上进行广泛调研后谨慎判断,中国纺织服装出口出现了向好的端倪,但成交额的全面提升仍有待时日。
来自广交会的调研报告称,虽然当前订单饱满,但受到欧美等主流市场消费信心不振的制约,客商签单的价格、数量、合同期等一时还很难恢复到金融危机以前的水平,长订单和大订单虽然有所增加,但短单和小单仍然占据主流。
调查显示,虽然部分重点大公司的订单量和订单价格在稳步回升,但大部分企业反映现在的订单仍是小批量和短期订单,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终端需求复苏的脆弱性。经济的不景气使得国外经销商不敢再像以往那样根据上一年的出货量确定下一年的进货量,而更多根据当前的市场情况采取阶段性补货的策略。
今年1~2月份中国纺织服装出口同比增长接近30%,其中,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都分别呈现20%以上增长。不过3月份,纺织品当月出口仅仅微增6.7%,服装出口则下降了19.9%。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的分析报告说,剔除去年同期出口基数较低这一因素,一季度的出口反弹来自于欧美在圣诞、新年等节假日后的库存补充,这些因素使得采购商们在短时间内增加了进口,但是欧美市场实际消费是否真正好转仍有待观察。
从长期来看,中国纺织服装的出口可能难以恢复到过去两位数的高增长期。金融危机对于欧美消费信心的挫伤难以单纯依靠政府措施快速修复,中国纺织行业国际竞争力虽然有目共睹,但出口行业却面临着“蛋糕”明显缩水的现状,未来两三年内,中国纺织服装出口增长都不可能寄托在发达经济体的需求拉动上。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