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很简单,对于利润空间原本就比较丰厚的国际品牌而言,棉花这类原材料价格的暴涨,可能还不及汇率差价来得大,不少国际二线品牌秋装的订货季在上半年,正是欧元跌入“最低谷”期间,加上欧洲公司对经济预期不乐观等因素,直接导致今年不少国际二线女装售价下调。
平均下调10%,个别单品调了30%
吴小姐是杭州大厦Max&Co.专柜的老客,因为从开柜就一直是店里的客人,所以她对专柜里的货品价格相当熟悉。她前不久买了一批新款秋装,刷卡的时候发现价格比去年又便宜了。“这种合成面料的连衣裙我以前也买过一件其他款式的,去年要3000多元,现在只要2000多元。”吴小姐说。
除了Max&Co.之外,See by chloe的单品价格也有所下调,Theory针织衫的价格也调低了5%左右……杭州大厦A座2楼前厅的女装商场负责人陆铌娜透露,有大约三成的进口品牌都不同程度调低了售价,而且幅度不小,平均下调幅度在10%-15%,个别品牌的单品甚至降幅达到了30%,其余的品牌虽未调低,但也却没出现价格上调的现象。
订货季碰上汇率“最低谷”
进口品牌的价格之所以没有上涨反而下降,主要是因为秋冬货品的订货季正好赶上欧元汇率的“最低谷”。
常去欧洲订货的买手们肯定还记忆犹新,因为去年年末奔赴欧洲订货的时候,欧元和人民币的比值还在10以上,今年上半年,这一比值迅速下跌,最低在8.3左右,欧元汇率今年一度跌幅14%。
面对这样的汇率差,普通旅欧客人大呼过瘾,以前6000元的LV包包,汇率低谷时只要4000元,因为汇率下跌意味着花更少的钱买到更多的东西。而对品牌买手们而言,则就意味着在订货的时候,需要拿出的钱更少了。
比如,一家拥有多家欧洲品牌代理权的香港公司,上半年订货会付出的钱比往年要少一成。
国内品牌售价高过国际二线?
“每次新货上来,我就很留心货品单价。”陆铌娜说,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国际一线大牌的价格虽然没有下降,但国际二线品牌的价格却一年比一年低,虽然是品牌定价策略上的考虑,但和欧洲公司对经济预期不乐观有很大关系,加上这次订货正好碰上汇率大跌之时,价格调低不需要更多理由。
在春夏装、秋冬装几轮调价之后,陆铌娜发现,国际二线品牌的价格已经和国内不少设计师品牌的售价相当,有的甚至更低。以牛仔裤为例,不少国际二线品牌的售价在1500元-2000元,而国内不少设计师品牌的售价也在这一价位,针织衫、大衣等品类,国内品牌和国际二线品牌的售价也相差不多。
从本月开始,杭州大厦A座2楼前厅的所有柜台都上了秋装,像Max&Co.、O’2nd、Patrizia Pepe等柜台更全是新货,Max&Co.柜台的6000多元的大衣已经有客人下单买走了,Patrizia Pepe和Fly Girl柜台的新货则上到了羽绒服,眼尖的客人估计很快也会先下手为强。“国际品牌只能调货没法补货,每一款的数量非常有限。”陆铌娜说,秋装上柜之后,销售增幅很大。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