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绒“软黄金”贱卖背后:产业升级没实力
发表时间:2010-09-10    作者:何天骄 发表评论

  我国遭贱卖的物产不仅仅是稀土,产量占世界四分之三被称为“软黄金”的山羊绒一直以来也被贱卖着,而受损的除了数千家羊绒制品贴牌生产商,还有广阔的不可复制的草原生态环境。

  羊绒代工困境

  今年以来,羊绒原料价格强势上涨,最高涨幅超过100%,同时,由欧美、日本控制的国际羊绒制成品价格几乎不变,中国羊绒生产商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大批生产商利润下滑,甚至亏损。商务部直属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畜产部主任田泓告诉《第一财经日报》,原料价格上涨主要缘于两方面因素:一是国外市场回暖,订单上升致使羊绒原料需求加大。据海关最新统计,2010年1~7月中国羊绒及制品出口总计55270万美元,同比增长25.2%。二是资源供应减少,前几年原绒价格持续走低,特别是去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国际市场需求骤减,不少牧民手持大量羊绒无人收购,导致内蒙古阿拉善、鄂尔多斯、赤峰、锡林郭勒盟等主产区绒山羊大量被宰杀,内蒙古原绒产量较几年前减少30%左右。此外,近期股市、楼市受打压,部分资金流入相对的“价值洼地”羊绒市场,炒高价格。

  羊绒原料价格上涨,迅速波及了下游产业。“羊绒原料价格已从去年最低40万元/吨,涨到目前80万元/吨左右,而终端市场价格却不见涨。我们生产商‘很痛苦’!”赤峰东黎绒毛制品有限公司进出口部经理迟亚娟告诉本报,“目前很多羊绒代工企业利润大幅下滑,有的为保住客户甚至亏本生产。”

  田泓介绍,目前中国有数千家贴牌羊绒制品生产商,大都遭遇类似困境。一家专门为意大利经销商贴牌生产羊绒制品的公司外贸经理告诉记者,由于成本压力,目前企业利润出现20%左右的下滑,有的企业更严重。雪莲羊绒股份有限公司一位销售经理说:“面对原材料上涨,公司只能硬撑,而其他部分企业可能撑不下去了。”

  产业亟待升级

  由于具备羊绒资源优势,国内除加工国产羊绒外,每年还从蒙古等国进口羊绒进行加工,也就是说,中国2000多家羊绒企业控制着全世界90%以上的羊绒原料,出口量占世界80%,而羊绒制品却一直没有议价权。大量企业只是替欧美及日本经销商代工。

  田泓告诉本报,据不完全统计,中国90%左右的羊绒生产企业都是代工。国际上的羊绒衫有3/4是中国产,但真正挂中国品牌的不足20%。这使中国羊绒制品价格一直处于低位,利润不足10%。外资企业由于掌控羊绒生产尖端技术和销售渠道等,把议价权牢牢掌控在手中。田泓举例说,一件出口价格200元人民币左右的羊绒产品,到国外商场标价折合人民币达2000元以上。

  中国出产世界75%的原绒,为此还付出了环境恶化的代价。由于大量养殖山羊,对草原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力。同时,美、日、英、意等传统羊绒生产大国都在逐步将纺织企业向中国转移。中国付出了资源、劳动力,却无法获得相应回报,羊绒产品贱卖的后果是,整个中国羊绒产业陷入价格低廉、产量增加、价格进一步下降的恶性循环。

  田泓称,要改变现状,国内羊绒企业必须联合起来形成规模优势,大力发展自主品牌。不过,一家已从事10年代工业务的羊绒企业经理表示:“发展一个品牌需要大量人力和资金,公司难有这样的实力。能联合起来是个好办法,但没有人牵头做这件事。”

稿件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