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生死线的边缘——制衣业:在夹缝中求生存
发表时间:2010-09-13    作者:郗岳/王琳 发表评论

  夕阳产业——这是天津一家国有制衣企业的书记陈京(化名)对制衣业的概括。

  谈到加薪潮的影响,许多人把话锋都对准了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而在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中,制衣业成为一个典型。

  小制衣厂日薄西山

  “一件加工费13元的衬衣,税后11.11元,涨薪后,劳动力成本占到了6-8元,剩下的钱一半用来负担员工保险费,另一半负担煤水电等费用,几乎没有利润可言。我们把生产机器搬到厂内的平房车间,将条件好一点的楼房车间腾出来出租,来维持管理层的工资。”陈京说。

  员工加薪后,制衣厂利润严重压缩,这在素以生产牛仔布闻名的广东省顺德市均安镇体现得更为严重。

  时间已是晚上十点,厂里只剩寥寥几个加班的工人,包括Wilson在内的几个服装设计公司和服装加工厂的老板还在碰头商量合作的事。

  Wilson是均安镇一家小型服装厂的老板,提起现在的生意,Wilson连连摇头,称生意不好做。“忙活到夜里一两点都是常有的事,”他说。

  在这里,服装制造不仅是个辛苦活,利润更是很难有保障。

  “我们是顶着几层压力在做!”Wilson说,“首先是员工加薪,工人成本增加;其次是原材料上涨,今年棉纱上涨很厉害,一吨达到了4000元;另外,对我们这些出口代工企业来说,人民币升值美元贬值也造成了很大影响。今年年初劳动密集型行业商会做了一个人民币压力测试,上面说出口企业升值3%,利润将下降30%至50%。”

  富士康事件以来,Wilson的服装厂员工工资提高了40%-50%,这让他们原本就微薄的利润更加微薄,仅能达到8%。

  Wilson细细算着,就拿生产一条裤子来说,他的出厂价是60元,用料成本是30多块,工人成本占到20%-30%,牛仔裤送出去水洗要占到20%,还有一部分产品要外发加工,算在一起一条裤子最多赚5块。

  “我身边的中小型服装企业很多都死掉了,因为我们在小型企业中还算稍微偏大一点点的,我们做不完的订单,还可以发给百人内的小厂去加工,今年这些老厂很多都垮掉了。”Wilson如是说。

  短短几年风雨突变

  一切仿佛在短短的几年就变了,在制衣业闯荡了十几年的顾亚平提起过去,总是有说不完的话:“最好做的时候得追溯到2003年,那些年给外贸公司加工不愁销路,还不用担心货款回笼。”

  而如今,她的生意却遭遇到前所未有的窘境。

  顾亚平在江苏红枫服饰有限公司担任副总经理职务,这个服装公司拥有200人规模,顾亚平和公司共同经历了发展、高潮和困境。

  “最挠头的要数加薪,”顾亚平说,“工人工资在两年前还保持在700-800块,到今年,一下子涨了70%,至少要到1200-1300元。”

  此外,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对于企业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这还不算纺织、印染等环节不同程度的价格上涨,全部算在一起有15%-20%左右。

  顾亚平感慨道:“出口价格经过争取倒是提高了6%左右,可那又能怎样,成本增加比这个要多得多。”

  据江苏省外经贸厅统计,单是江苏省,截止到今年6月底,私营外贸企业就已超过3万家,纺织服装企业占了相当大比例。

  企业的利润一直游走在生死线上,许多制衣厂的厂房内外也隐隐透出一派萧条之势。

  拿前面提到的天津的陈京来说,就连每个夏季给树木打虫子的成本都要细细算计,他说:“打一车药400块钱,院子里树多,需打3车药,就1200元,为了节省开支,只打了一车药。”

  自主品牌优势明显

  制衣行业普遍难做,是共识,但偶尔也有零星例外。

  同为制衣行业的香港依讯(国际)实业有限公司(下文简称为“依讯实业”),把自己的企业打造成一个良性循环的桃源地。人力资源行政中心总监汤广泽一再强调:“对于外界的变化不必恐慌,企业只要做好自己就行了。”

  依讯实业位于著名的中国时装名城虎门,和前文所述三个企业不同点有二:一是规模大,有上千人;二是拥有自主品牌。

  依讯实业员工的加薪与其他企业有所不同,这一行动早在三月份就实施了。加薪让人工成本总体上涨了20%。

  之所以在三月加,是因为每年三月是依讯实业例行评估加薪的月份。“第一要考虑业绩,另外是要让岗位和市场做一个对接。这样,虽然外界会有一些变化,我们三月份做的这个就可以缓解很多。”汤广泽说,“不是因为富士康事件引起的加薪,是我们早已经预料到了加薪的大趋势。”

  成本方面,公司每年的年度预算中都会有评估。“我们一般会在3个点以内作变动,其实3个点也蛮大了,”汤广泽说。

  因为有独立品牌,所以在依讯实业,员工工作内容和工资标准根据技术含量被分为许多层次,其中最高端的设计师可以拿到年薪二十几万,制造型人才中,技术型的工人工资在3000-4000元之间,而最为普通的流水线工人,只有1500元左右。

  拥有自主品牌的依讯实业,在全国开有上百家连锁店,所以汤广泽信心十足地说:“我们不愁销路。”

  有了实力保障,企业才会腾出生产以外的空间,去关注员工的需求。

  拿依讯实业来说,他们每周都会给员工发水果,每半个月就发一些毛巾、洗衣粉一类的生活用品。暑期打工人员家里留守儿童多,公司就为他们吃住提供便利,还组织亲子游。

  相比工资部分,贴牌企业的基层工人工资并不比自主品牌企业低,甚至要高出一块,只是福利相对较差。但由于客观环境,贴牌企业主只能无奈。

稿件来源:新金融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