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纲称中国内需被低估外需被高估
发表时间:2010-10-08     发表评论

  10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出席一场研讨会,解读“十二五”计划期间的中国经济结构转型措施,澄清有关“中国内需不足”的一些疑惑,并对各界最为关心的汇率改革作出展望。

  在由IMF亚太部主任辛格(Anoop Singh)主持的研讨会上,易纲表示,伴随着中国第12个“五年计划”在本月接受审议,经济结构调整,由外需拉动型向内需驱动的增长模式转变,本就是中国未来经济政策的重要内容。

  易纲对结构调整——或国际社会所称的“再平衡”,持有信心。其中五大因素将支持这一过程:城市化进程、收入再分配体制、完善社保体系、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及零售为代表的居民消费。

  他特别强调,由于统计方法和数据收集方面的一些复杂因素,实际上中国内需对GDP的贡献程度被低估,其中对服务业经济活动的低估是最为显著。“可以肯定的说,居民消费是很强的。”

  易纲表示,中国需要也希望实现市场化经济,而核心正是理顺价格机制,使其尊重产权(包括知识产权),这包括在能源、资源、环境领域,也包括资金的价格机制。作为央行,将逐步对利率“去管制化”,并推进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

  易纲也特别强调,中国未来还将加大对环境的保护力度,除了减少高污染型钢厂、矿场外,对企业还将引入排污配额制和交易系统。

  针对机构调整效果的最明显指标,中国将继续关注国际收支账户形态。中国顺差占GDP比重已从2007年的11%,降至2009年的6%,今年的前九个月约为5.4—5.8%。易纲预计,今年全年约为5%,在将来几年,希望能够降至4%。“虽然这与IMF的预测值(顺差比例还会上升)有出入,但这确是我们的目标。”易纲说。

  他还强调,中国加工贸易的特性,使数据并不能真实反应中国贸易形势。在加工贸易领域,实际上产生在中国的增加值比例很小;当然,中国的努力是朝向提高增加值,向利润空间更高的产业链迈进。

  但当前的现实是,中国一般贸易已经处于逆差,占主体地位的加工贸易有高程度的跨国企业参与。“换句话说,如果打货币战、贸易战,要想好你究竟在打击谁。”易纲引起在场200多名听众的笑声。

  在接下来的问答时间,对各方在本次IMF年会上一致关心的汇率问题,易纲表示,总理温家宝的表态正是中国在这一问题上的立场。他强调说,中国对汇率机制改革具有决心,并会坚持正确的方向,以渐进、稳定的方式完成。

  在人民币国际化问题上,易纲表示,中国过去根据现实情况对人民币国际结算等领域设限较多,但随着中国贸易量增加和国际交易结算对人民币需求的增长,中国将逐步取消这些障碍,使希望持有和使用人民币的机构享有一个公平的平台。但资本账户开放并没有一个官方的时间表。

  “这有可能使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中一个很小的替代选择,但我相信,在很长的时期内,美元还是全球最主要的储备货币。”易纲说。

  在中国合理的GDP增长率问题上,易纲表示他在2000年接受采访时就曾指出,个人认为二十一世纪的头十年应为7%左右,第二个十年为6%,第三个十年为5%。实际增长较快的原因之一,可能包括他“个人对环境成本的估计和环境要求较高。”至今他仍认为这个估计有合理性,因为长期增长率下降“并非坏事”,持续的城市化进程也必然要求更高质量的增长。

稿件来源:财新网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