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届广交会]汇率大战不敢接单 海外订单似无增长
发表时间:2010-10-15    作者:宋菁 发表评论

   10月14日,一位刚参与了实地调研的外贸系统官员表示,考虑到汇率波动、原材料涨价等风险因素,出口商们当前接单的积极性并不高。“大单不敢接接小单,长单不敢接接短单”,将是即将开幕的广交会的一个显著特征。

   同日在第108届广交会的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副司长、广交会副主任苏晶亦表示,中国出口商的利润率大部分仅有2%—5%,汇率的变动将对他们造成冲击。

   海关总署公布的9月贸易数据显示,中国9月的贸易顺差已缩减至168.8亿美元,环比减少了15.7%。但数位受访分析人士认为,当下的顺差规模仍难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此前获知,今年2月前后,商务部委托几大进出口商会进行的人民币升值压力测试结果显示,出口全行业能够承受的升值幅度不到2%。

  广交会风向标

  作为中国出口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广交会的成交情况和客商到会人数,被认为勾画了未来6个月内中国出口的轮廓。

  广交会新闻发言人刘建军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根据广交会赴外招商小组反馈的信息,不少欧洲客商的到会意愿并不明朗,而且广州市区和周边地区主要酒店的境外客商订房率,截至9月末仅仅是略有增长。

   他预计,本届广交会出口成交将大致与上届持平,客商到会数尤其是欧美客商的到会数也将大致与上届持平。

  “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劳动力价格的上涨以及贸易保护主义的升温,是制约中国出口的三大负面因素。”他说。

  实际上,出口大幅减速的预判在9月贸易数据中已有体现。海关数据显示,中国9月份出口额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5.1%,比8月份34.4%的出口增速明显回落;9月进口额同比增长24.1%,也较上月明显放缓。

  西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王剑辉说,出口增速回落的格局已经确立,这意味着外需放缓的势头已经明确,据其预测,外需放缓趋势可能会延续6个月左右。

  东海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李志兵判断,11月或12月份,进、出口均将落入10%-20%的增长区间,甚至不排除出现10%以下的低增长。

  9月贸易数据的最大看点还在于贸易顺差规模的缩减。据海关的分析,9月的进口环比增长了7.4%,而出口环比增长仅4.1%,使得9月份的顺差规模降至5个月来的最低点。

  今年的顺差变化让人始料未及。上半年持续数月的小额顺差甚至出现逆差,原本让商务部研判全年顺差可控制在1000亿美元之内。不过5月开始,顺差开始急速膨胀,6、7、8月连续三个月的月度顺差均超过200亿美元的高位。

  而9月份出现的顺差缩减或将成为趋势。前五矿商会副会长、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周世俭说,四季度是出口的传统淡季,而企业年初申请的部分外汇可能会在年底前悉数使用,这种突击进口的情况可能致使顺差规模继续大幅缩减。“单月出现百亿美元之下的顺差规模并非不可能。”

  出口商规避汇率风险

  不过,当前顺差的缩小,或仍难缓解人民币升值重压。

  “即便在美国国会中期选举之后,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也恐难缓解。”周世俭说,接近170亿美元的单月顺差规模,并不意味着中美贸易不平衡的问题有了根本改变。

  这一判断是基于美国当前糟糕的经济状况:美国失业率已经连续17个月处于9%以上,大幅超过4%的失业率红线,预计11月、12月,这一数字还会持续上升。

  美国众议院9月29日以348∶79高票通过的针对人民币的《汇率改革促进公平贸易法案》,这部法案将中国或别国汇率政策视为对该国出口商品的“不公平补贴”,主张授权美国商务部借此对美国从这些国家的进口征收额外的高关税。

  倘若议案在参议院仍获通过,且最终获得总统批准,那么美国商务部随后将根据人民币被低估的幅度设置针对中国商品的惩罚性反补贴税率,“可能是5%,也可能更多。”周世俭说。

  实际上,自9月的新一轮汇率争议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已经升值了2%左右,几乎创下汇改以来单月的最高升值纪录。

  有消息人士透露,此前美国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萨默斯访华时,已经提出了一份人民币短期升值幅度的具体建议,美方的要价是2%-5%。

  升值压力下,中国的出口商们试图尽力规避汇率波动风险。

  广交会的参展商之一中国最大的冷柜出口商星星集团,其外贸公司总经理陈海明告诉记者,眼下已经不敢接超过2个月周期的订单。该公司的策略是,一旦订单周期超过2个月,将根据具体情况上调订单价格,以冲抵汇率风险;超过6个月周期的订单将全部拒接。

  国内最大的纺织服装出口商之一的广东纺织品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凌方才说,近期的订单报价会特别考虑到人民币汇率波动和原材料涨价等因素,另外,也采取远期锁汇等金融工具规避风险。但这些规避手段都是以半年人民币兑美元升值1%-2%为预判安排的。

  周世俭说,升值的重启可能意味着中国出口行业的新一轮洗牌又将开始。他预计全年升值幅度能控制在3%左右,至于明年的升值幅度,决策层将根据出口行业的承受力度再做调整。

稿件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