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市场持续萎缩 中国外销鞋企加速转型内销
发表时间:2010-11-02    作者:李溯婉 发表评论

  受欧美鞋市场订单复苏缓慢,以及人民币升值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多重因素影响,国内鞋企再次面临转型。

  东莞市诚封机械有限公司业务主任陈哲扬介绍,该企业10多年前随着台湾鞋企转移到东莞时,客户基本上是代工出口的外资鞋厂,而现在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劳动力成本快速上涨,加上招不到工人,不少外销鞋厂加速往大陆和东南亚迁移,而且做内销的民营鞋业客户逐渐增多,现在这两个客户群基本各占一半。

  雅式展览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朱裕伦也表示,据他了解,虽然上半年东莞的鞋产品出口有一个爆发性增长,但主要是因为欧美客户在前一段时间的存货卖得差不多了,要临时补充订单,很可能只是一种反弹而不是反转,东莞鞋产品的出口价格还在不断下跌。

  “鞋市场正在发生变化,欧美市场已比较饱和,而国内和一些新兴市场正在快速增长,东盟市场在最近一两年就翻了一番。而中国内销市场空间也很大,欧美每年人均消费7~8双鞋,而中国只有2.8~2.9双,假如一年人均增加一双,就会增加13亿双多。虽然目前中小企业拓展内销渠道很难,但迈出这一步还是很重要的。”朱裕伦说。

  在东莞,坊间流传着一句广为人知的叹言:世界上60%以上的高档鞋或名鞋都出自东莞,光运动鞋就占据了世界运动鞋产量的四分之一。然而,在转向抢占内销市场时,这些鞋企却遭遇诸多困难。东莞鞋企长期从事出口外销,对内销品牌化运作缺少经验,内销渠道了解不多,而且外销型品牌在国内缺乏知名度,也不为国内主流的销售渠道所了解。在众多外销转内销的企业中,品牌运作能力薄弱、渠道建设乏力是制约企业转型的重要障碍。

  目前,国内市场基本已被百丽、李宁等内销品牌鞋企瓜分,中国出口型鞋企转内销,不仅要面对这些“强敌”,还要遭遇国外品牌发起的猛烈攻势。葡萄牙鞋品牌TATUAGGI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因受金融危机影响,这两年欧洲市场不大景气,因此该企业开始试水中国市场,原材料全部从意大利进口而在葡萄牙制造的皮鞋,批发价在30~60美元,价格不算贵,加上人民币升值降低采购成本,在中国市场拓展相对顺利。

  东莞银升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祁耀昌反映,做外销的时候是一个个集装箱地出去,现在都是某个店一天卖出了几双、几十双,进展非常困难,而百货商场也很现实,根本不给品牌培育期,一年业绩上不去立刻踢出门。

  中国百货商业协会会长楚修齐表示,在东莞实地考察的过程中发现,这些外销鞋厂在生产制造、自主设计研发等方面有竞争优势,但在品牌以及渠道方面比较薄弱。内外销市场对接需要一个过程,国内外款式、营销方式以及价位都是有区别的,这些外向型鞋企需要找准品牌定位以及对生产模式等相应做出调整,而该协会也在倡导百货公司创新,考虑招一些外销型企业进场避开百货行业的同质化竞争。

稿件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NewsInfo_Hits(1,9,908,42)%}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