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证期货:PTA下调空间有限短期看至9000
发表时间:2010-11-29    作者:商艾华 发表评论

  随着国家政策调控的陆续展开,大宗商品涨势在11月10日戛然而止, PTA跟随棉花连续12个交易日大幅回调,多头回吐明显,市场逐渐恢复理性。

  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今年9月至11月初,国内棉花价格节节攀升,从每吨约18000元暴涨到30000多元,涨幅约70%。国家七部委联合 “重拳”出击,打压棉花价格,期货市场炒作的势头被遏制,但游资却不会消失。正如10月20日加息之后,物价依然没有停止上涨的脚步。央行曾在2007年连续六次加息才把过热的经济暂时压制,何况美联储马上推出6000亿美元的二次量化宽松方案。如果再次加息,看似为了打压通胀,实则可能引发更多的热钱流入,扬汤止沸的最终结果是资本炒作卷土重来,这与国家稳定物价的初衷相悖。11月份接连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虽旨在对冲过多的流动性,但流动性充裕情况没有根本性的改变。目前,楼市里的热钱、海外热钱、市场上的闲散资金需要找到一个出口,所以最根本的解决办法,就是控制好这部分游资,然后才能够真正达到平抑物价,控制通胀的目的。

  纺织原料玩“蹦极”,终将自食其果

  在此轮大涨行情中,棉花和PTA的表现同供需基本面完全脱节。造成国内涨价的心理没底,被涨价的头脑发热,承受涨价的强烈抗议。通常工业品价格狂涨之后必会传导至CPI,此轮暴涨的最直接后果可能就是经济学家预期的11月CPI可能再创新高,至4.8%,通胀愈加剧烈。这轮行情中,生产型企业在接到高价原料之时,只能为了手里的订单勉强开工,然后转嫁部分成本到制品上,其中转嫁不出去的自己消化掉,导致利润所剩无几。

  棉花及PTA价格的大涨迅速传导到纱线、面料等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价格的剧烈波动令正处于接单高峰期的服装纺织出口企业束手无策,很多出口型企业只维持短单的加工,心无定数,观市躇行成了纺织行业最普遍的态度。此轮暴涨行情不断考验下游产业链,一旦下游成品企业陷入困境,中间商很快将步后尘,最终受伤的还是上游原料供应商。

  供求偏紧助力PTA扶摇直上 由滞涨转而通胀

  随着纺织原料棉花价格的暴涨,高昂的棉价使得很多纺织企业不堪重负,转而寻求价格仍处于低位的化纤,通过在织物里增加化纤成分,从而拉动涤短的需求,短纤的利润最高时达到7000元/吨,涤短的井喷行情进而影响长丝价格及需求。在聚酯补库及下游旺盛的需求下,PTA现货价格涨幅大大高于期货价格。此后在管理层调控压力下,棉花和PTA市场快速降温,大宗商品仍将继续面临回调压力。

  目前棉价已经跌至成本线以下,但在供需矛盾没有得到根本缓解的情况下,棉价继续深跌的空间已经不大,棉价或在22000元/吨一线企稳。PTA 工厂2010年整体供应偏紧,下游聚酯工厂需求良好,PTA价格经过此轮挤出泡沫之后,价格趋于合理,利润空间维持在常态。前期涨幅过大的聚酯产品,利润空间过大,在此轮回调行情中还未挤出泡沫,因此,受到下游需求低迷影响,聚酯产品价格后期可能下调。因此,目前PTA期价仍将向下调整,但空间有限。从技术上看,期价受5日均线压制,短线进一步看向9000关口支撑,延续振荡回落走势。

稿件来源:鲁证期货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NewsInfo_Hits(1,9,908,42)%}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