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收盘分析:PMI并未让市场消除担忧
沪深股市今天窄幅振荡,上证综指小幅收涨,而深证成指小幅收跌。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等个别权重股走强为沪指提供了支撑。
截至收盘,上证综指报2823.45点,上涨0.12%,沪市成交1057亿元;深证成指报12310.38点,下跌0.21%,深市成交962.4亿元。
市场点评:
电力板块今天走势强于大盘,特别是水电股表现突出。华银电力、建投能源和大连热电涨停收盘,文山电力、乐山电力等水电股在电力板块中涨幅靠前。
通信板块中中卫国脉涨停,金马集团涨幅达9.86%,另外上海普天和中天科技涨幅超过4%。
农业股略有走强。种业股方面,登海种业和隆平高科涨幅都超过了3%;东方海洋、开创国际和好当家等渔业股走势也是强于大盘。
金融板块中保险股下跌,太保、人寿和平安分列板块跌幅榜前三,银行股和券商股大多收涨。今天涨幅居前的主要是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这两个超级大盘股。
有色金属板块盘中反弹积极。黄金股和铝业股走强,新上市的利源铝业上涨6.36%。铜业股普遍收跌,铜陵有色下跌1.98%。
医药板块在部分药品降价消息的影响下走弱,华海药业下跌6.25%,科华生物系跌4.73%,板块中跌幅超过2%的个股共有47只。
综合评论:
今天沪深股市最大的特征就是缩量,上海市场全天成交额仅为1057亿元,这个水平基本已经回到了10月份这波反弹行情启动之前。深圳市场也是如此,全天成交962.4亿元,10月份以来首次跌破千亿元大关。
中国股市自从11月份紧缩政策连续出台以来,市场交投热情逐渐趋冷,除了指数不断振荡走弱以外,成交量也是呈持续的萎缩态势。市场正在等待进一步的紧缩政策落地,但这只靴子目前还是悬而未落。
中国11月份PMI指数为55.2%,已是连续第四个月回升。瑞信点评称,该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增长平稳,通胀压力不减。
从PMI分项数据来看,购进价格指数仍然高涨,这意味着11月份PPI仍可能维持升势。虽然中国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试图稳定物价,但似乎尚未反映到11月份的经济数据中。这是否会影响中国的议息决定出台时间,目前尚不得而知。就在今天的《上海证券报》上,还有报道引述市场人士的观点认为11月份PMI会有所回落,但公布的数据显然超出了部分市场预期。
至少,11月份的PMI数据并未减轻市场对通胀的顾虑,还需要CPI和PPI数据的支持。在此之前,市场难以打消对紧缩政策的担忧,这也会造成市场持续的弱势表现和惨淡成交。
(本文作者傅峙峰是《华尔街日报》中文网专栏撰稿人。文中所述仅代表他的个人观点。)
截至收盘,上证综指报2823.45点,上涨0.12%,沪市成交1057亿元;深证成指报12310.38点,下跌0.21%,深市成交962.4亿元。
市场点评:
电力板块今天走势强于大盘,特别是水电股表现突出。华银电力、建投能源和大连热电涨停收盘,文山电力、乐山电力等水电股在电力板块中涨幅靠前。
通信板块中中卫国脉涨停,金马集团涨幅达9.86%,另外上海普天和中天科技涨幅超过4%。
农业股略有走强。种业股方面,登海种业和隆平高科涨幅都超过了3%;东方海洋、开创国际和好当家等渔业股走势也是强于大盘。
金融板块中保险股下跌,太保、人寿和平安分列板块跌幅榜前三,银行股和券商股大多收涨。今天涨幅居前的主要是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这两个超级大盘股。
有色金属板块盘中反弹积极。黄金股和铝业股走强,新上市的利源铝业上涨6.36%。铜业股普遍收跌,铜陵有色下跌1.98%。
医药板块在部分药品降价消息的影响下走弱,华海药业下跌6.25%,科华生物系跌4.73%,板块中跌幅超过2%的个股共有47只。
综合评论:
今天沪深股市最大的特征就是缩量,上海市场全天成交额仅为1057亿元,这个水平基本已经回到了10月份这波反弹行情启动之前。深圳市场也是如此,全天成交962.4亿元,10月份以来首次跌破千亿元大关。
中国股市自从11月份紧缩政策连续出台以来,市场交投热情逐渐趋冷,除了指数不断振荡走弱以外,成交量也是呈持续的萎缩态势。市场正在等待进一步的紧缩政策落地,但这只靴子目前还是悬而未落。
中国11月份PMI指数为55.2%,已是连续第四个月回升。瑞信点评称,该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增长平稳,通胀压力不减。
从PMI分项数据来看,购进价格指数仍然高涨,这意味着11月份PPI仍可能维持升势。虽然中国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试图稳定物价,但似乎尚未反映到11月份的经济数据中。这是否会影响中国的议息决定出台时间,目前尚不得而知。就在今天的《上海证券报》上,还有报道引述市场人士的观点认为11月份PMI会有所回落,但公布的数据显然超出了部分市场预期。
至少,11月份的PMI数据并未减轻市场对通胀的顾虑,还需要CPI和PPI数据的支持。在此之前,市场难以打消对紧缩政策的担忧,这也会造成市场持续的弱势表现和惨淡成交。
(本文作者傅峙峰是《华尔街日报》中文网专栏撰稿人。文中所述仅代表他的个人观点。)
稿件来源:道琼斯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