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市2010年棉花面积减少16.2%
发表时间:2010-12-02     发表评论

  据13个县市区统计资料显示,2010年运城市棉花种植面积为83.22万亩,比去年减少16.1万亩,下降16.2%。比2006年的136.94万亩减少了53.72万亩,下降了39.2%.降至五年来最低点。这是继2006年来连续第4年减少,全市棉花面积占总播种面积为6.9%。棉花面积连续四年呈不断递减的原因经调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金融危机影响 

  2007年金融危机以来,全国农业受到了冲击,纺织行业是全球金融危机的直接受害者,许多中小企业关闭或并转,出口订单大幅减少,棉花需求也明显减少,造成棉价不断下跌,农民对棉花市场没有预期信心,许多农民调整了产业结构,该种其他作物。 

  二、价格因素  

  近几年,棉价一直不稳定,波动较大。据调查,2008年籽棉销售价格为4.74元/每公斤,最高时为5.4元/每公斤,最低时仅为3.6元/每公斤。2009年虽然棉价有所回升,但是随着生产资料的不断上涨,棉花种植的成本又相对加大,棉花种植效益仍然偏低,棉价没保障。 

  三、棉花管理繁琐 

  种一亩棉花远比种一亩小麦繁琐的多,生产周期长且生产机械化作业水平低。种棉费时、费力、又费工。对气候、种植及采摘技术都有较高的要求。棉花播种要在搞好施肥整地造墒、选用优良品种的基础上,抓好种子处理、足墒播种、适期播种、适量播种、适深播种、抗旱播种,以及地膜覆盖技术。在棉花生长的各个阶段中,要时刻关注天气的变化以及棉苗、茎叶的生长变化,精心管理,防止棉苗发生病害。如此繁琐的种植过程主要是靠人工管理和采摘,棉农在投入过多的时间与劳动之后却得不到较好的收益,很多棉农都深感失望,认为种棉越来越划不来。相比之下,农民更愿意选择种植过程简单、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小麦、玉米等,在收获种植业收入的同时,部分农民仍可以在农闲时外出打工,收获额外的打工收入。 

  四、政策扶持力度小  

  近几年国家对种粮农民实行了许多优惠政策,粮食补贴及时发放到位,并且粮补也不断提高,种植一亩小麦直补10元,农资综合补贴51元,种植优良品种的再补贴10元,种植玉米除了一亩给直补5元,另外还有生产资料综合补贴35元,优良品种的再补10元。棉花在补贴上远不如粮食,从2009年开始种植一亩棉花良种补贴只有15元,农民种棉没有种粮踏实,一定程度上影响棉农种植棉花的积极性。(运城市统计局 郭亚芬)

稿件来源:山西统计信息网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