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11月份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数据,其中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5.1%,创下28个月以来新高。这一数字将对今后经济发展产生何种影响?记者第一时间连线济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葛金田,他表示造成CPI上涨的原因是综合的,在短期内CPI涨幅不会出现大的回落,近期央行很可能会出台加息政策。
尽管11月出现CPI同比上涨5.1%的新高,葛金田仍然表示,不能说明包括国务院一系列调控措施没有成效。因为目前造成物价上涨的流动性过大等因素尚未完全消除,另外根据价格形成传导机制的作用,除个别日用品外,对大多数商品价格采用行政干预的手段来调控无法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从政策出台到发挥作用需要一定的过渡期。
国家统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食品和居住类产品价格涨幅较大,共同推动了CPI的上涨。在葛金田看来,推动CPI上涨的原因是综合性的,如国际能源及原材料价格上涨造成国内成品油价上涨,由此带来的企业运输成本增加则造成了生产成本的增加;目前我国仍存在能源资源型产品定价过低的问题,这显然与目前“转方式、调结构”的发展思路不相符合,一旦对其改革也会推动CPI上涨。
因此葛金田认为,针对物价上涨,除加强流通秩序监管、运用税收等行政手段干预外,更重要的是运用市场手段,增加商品供给量并加快回笼资金。同时应增加居民收入,加大对低收入者补贴力度,完善社保体系,使得居民收入增长不低于CPI涨幅,惟其如此,才能减少CPI上涨对居民生活消费造成的不利影响。
央行昨日宣布,从2010年12月2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年内第六次上调,表明央行开始加快收紧流动性。而有业内人士称央行仍需使用价格手段对通胀和资产泡沫进行管理,相较量化紧缩的有限作用,加息仍然是控制通胀最为有效的手段。利率上调将影响居民未来的现金流,特别对房地产市场的投机起到抑制作用。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