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感”的缺失——网购服装:消费者的一种生活方式
发表时间:2011-01-12     发表评论

    从消费者的价格偏好可以看出,消费者在网购过程中采取了“规避风险”的消费行为。购买中档产品时,网购与实体消费差别不大,而在高端消费上,两者明显拉开差距。消费者表示,不是不愿意在网上购买高价位的产品,而是担心花出的钱买不到自认为应有的产品价值。网购过程,不能给消费者带来一种“安全感”,因而限制了消费者的消费。

    没有网购经验的消费者普遍认为,“不能试穿”让他们不敢尝试网购。同款服装有不同的型号,在不能试穿的情况下,缺少经验的消费者无法准确掌握哪个型号适合自己。因此,他们更愿意去实体店试穿后再购买。

    消费者对网购存在的“戒心”,正是交易过程中“安全感”的缺失。

    缺失“安全感”,也导致了消费者更倾向于借助朋友口碑选择购物网站。淘宝网的成功正是抓住了消费者“货比三家”的心理,通过信用制度为优秀网店和优秀网络品牌建立了良好的口碑。

    服装,是一种生活方式

    节日期间诱人的折扣活动的确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但不断提升的精神消费需求,使廉价已不能满足人们的体验需求。

    越来越多的品牌服装企业认识到,价格战不能带来长远发展,他们开始寻找新的促销手段,如增加产品附加值、完善售后服务流程等。他们开始主动退出节日期间的疯狂价格战。

    新形势下,引导性消费将成为主流。服装将不限于表达外表美的范畴,还需要表达个人的生活方式。企业应主动创造新需求,引导人们的生活方式。

    为此,一些企业提出了“我卖的不仅是衣服,是文化”。那么到底什么才是属于品牌的独特的文化呢?

    当人们把舒适环保作为自己的生活主张时,他就会去买这类的衣服;若他喜欢大自然,他的生活方式会使他接触到关于户外活动的产品。理念的不同导致了生活方式的变化。

    “这一切不就是我的生活吗?”如果消费者能发出这样的感慨,认可品牌表达的就是他的生活方式时,他会自然而然的爱上这个品牌。企业应该多用这样的方式和消费者对话。这可以实现消费者与品牌在理念上的认同,让购买品牌不在是购买一种“质量保证”,增强品牌的溢价能力。而正是因为品牌溢价能力的欠缺,导致了消费者埋怨服装价格高。

    随着市场的透明化,消费者对于事物的认识变得更加明确。如果一件高价衣服,一个小工厂可以仿做得一模一样,消费者当然会觉得前者“价格太高了”。企业创作自己独有的品牌,就是要创作区别。这种区别,首先就体现在生活方式的展现上,这才是不可仿制的。

稿件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第一纺织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本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第一纺织网所有,转载请注明“第一纺织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第一纺织网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martin@setways.com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关资讯
  •  
  •  焦点新闻
    {%NewsInfo_Hits(1,9,908,42)%}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4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